关于经心的诗词[唐代](800首)

61 《经旷禅师院》 唐·贯休

吾师楞伽山中人,气岸古淡僧麒麟。
曹溪老兄一与语,金玉声利,泥弃唾委。
兀兀如顽云,骊珠兮固难价其价,

62 《题一上人经阁》 唐·贯休

鸟外何须去,衣如藓亦从。
但能无一事,即是住孤峰。
雨歇云埋阁,月明霜洒松。
师心多似我,所以访师重。

63 《经吴宫》 唐·贯休

夫差昏暗霸图倾,千古凄凉地不灵。
妖艳恩馀宫露浊,忠臣心苦海山青。
萧条陵陇侵寒水,仿佛楼台出杳冥。
此是前车况非远,六朝何更不惺惺。

64 《经吴平观》 唐·齐己

中元斋醮后,残烬满空坛。
老鹤心何待,尊师鬓已干。
幡灯古殿夜,霜霰大椿寒。
谁见长生路,人间事万端。

65 《赠持《法华经》僧》 唐·齐己

众人有口,不说是,即说非。
吾师有口何所为,莲经七轴六万九千字,日日夜夜终复始。
乍吟乍讽何悠扬,

66 《谢《阴符经》勉送藏休上人二首》 唐·齐己

事遂鼎湖遗剑履,时来渭水掷鱼竿。
欲知贤圣存亡道,自向心机反覆看。
一林霜雪未沾头,争遣藏休肯便休。
学尽世间难学事,始堪随处任虚舟。

67 《赠念《法华经》僧》 唐·齐己

万境心随一念平,红芙蓉折爱河清。
持经功力能如是,任驾白牛安稳行。

68 《经羊角哀墓作》 唐·吴筠

祇召出江国,路傍旌古坟。
伯桃葬角哀,墓近荆将军。
神道不相得,称兵解其纷。
幽明信难知,胜负理莫分。

唐诗三百首山水托物寄情

69 《送卧云道士(一作鱼又玄,题云题柳公权书度人经后)》 唐·虞有贤

卧云道士来相辞,相辞倏忽何所之。
紫阁春深烟霭霭,东风花柳折枝枝。
药成酒熟有时节,寒食恐失松间期。

70 《题柳公权书度人经后(一作虞有贤,题云送卧云道士)》 唐·鱼又玄

卧云道士来相辞,相辞倏忽何所之。
紫阁当春凝烟霭,东风吹岸花枝枝。
药成酒熟有时节,寒食恐失松间期。

送别勉励

71 《柳藏经二绝句》 唐·柳藏经

寒水停园沼,秋池满败荷。
杜门穷典籍,所得事今多。
谁谓三才贵,余观万化同。
心虚嫌蠹食,年老怯狂风。

72 《蜀中经蛮后寄陶雍》 唐·马乂

酋马渡泸水,北来如鸟轻。
几年期凤阙,一日破龟城。
此地有征战,谁家无死生。
人悲还旧里,鸟喜下空营。
弟侄意初定,交朋心尚惊。
自从经难后,吟苦似猿声。

73 《永嘉经谢公石门山作》 唐·郭密之

绵境经耳目,未尝旷跻登。
一窥石门险,再涤心神懵。
洞壑閟金涧,欹崖盘石楞。
阴潭下幂幂,秀岭上层层。

山村写景冬天写雪写风写人

74 《金山行(润州金山寺,寺在江心)》 唐·窦庠

西江中氵霝波四截,涌出一峰青堞土臬。
外如削成中缺裂,阳气发生阴气结。
是时炎天五六月,上有火云下冰雪。

75 《同清江师月夜听坚正二上人为怀州转法华经歌》 唐·朱湾

若耶溪畔云门僧,夜闲燕坐听真乘。
莲花秘偈药草喻,二师身住口不住。
凿井求泉会到源,闭门避火终迷路。

76 《经东都太子桥》 唐·徐铉

纶围放逐知何道,桂苑风流且暂归。
莫问升迁桥上客,身谋疏拙旧心违。

77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应制》 唐·张说

河上无名老,知非汉代人。
先探道德要,留待圣明辰。
玄妙为天下,清虚用谷神。
化将和气一,风与太初邻。
灵庙观遗像,仙歌入至真。
皇心齐万物,何处不同尘。

78 《兵后经永安法空寺寄悟禅师(其寺贼所焚)》 唐·皎然

常说人间法自空,何言出世法还同。
微踪旧是香林下,馀烬今成火宅中。
后夜池心生素月,春天树色起悲风。
吾知世代相看尽,谁悟浮生似影公。

79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①》 唐·孟浩然

大江分九派,淼漫成水乡。

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

80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唐·柳宗元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唐诗三百首贬谪抒情

* 关于经心的诗词 描写经心的诗词 带有经心的诗词 包含经心的古诗词[唐代](8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