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耳根的诗词[宋代](199首)

161 《题讷斋》 宋·方岳

世人但识三尺嘴,仪从秦横竟谁是。
澜翻口角欲悬河,秋崖听之归洗耳。
万言万当不如默,视吾舌存政须讷。
云根手筑月三间,是非付与西山笏。

162 《再用韵酬朱行甫》 宋·方岳

梦中翠凤飞来双,驾言后土逊名邦。
手持玉简判红紫,敛袂欲以诗城降。
粹容喜动日月角,揖我入对玲珑窗。
为言琼花返蓬阆,下界久矣无根椿。

163 《甲申过北山高祖大夫坟庵见盆芝》 宋·卫宗武

我祖藏北山,昔尝产紫芝。
庵以此得名,且将二百期。
耳闻非目接,至老心犹疑。
一朝地阐灵,枯槁生神奇。

164 《用前人示诸儿韵》 宋·陈著

世事纷游尘,薄俗嚣鬭鹑。
手足谁鲁卫,肝胆多越秦。
独君先君子,父事吾先人。
我得从之游,义与同胞钧。

165 《送楼佺提举赴省》 宋·陈著

绿发方山冠,白玉气色温。
高谈霏木屑,不问能知文。
去秋夺标归,今步南宫云。
儒科青毡耳,指取气欲吞。

166 《上崔中丞古意二首》 宋·何梦桂

岩岩南山石,上有孤生竹。
结根不择地,天地聊自足。
卷耳不盈筐,绿刍不盈掬。
原言勿采采,留此媚幽独。

167 《希有鸟吟》 宋·何梦桂

穹壤纷众羽,固有仁不仁。
鸮凤虽异性,同为阴阳根。
惟彼希有鸟,於禽集大成。
力可振海岳,翂翐似无能。

168 《题范譓卿爱山吟境图》 宋·仇远

前山排闼如虬奔,后山拥壁如虎蹲。
三间茅屋白云里,一群野鹿青松根。
世上好山谁不喜,纱帽可能长隐几。
诗人见石犹下拜,况是孤高有如此。
终南捷径从渠行,少室素价元非轻。
呼童下山汲清泠,我欲洗耳听猿声。

169 《鳙溪行》 宋·王炎

小溪一曲山四合,溪边杨柳藏门阑。
当时玉人在花下,对花窈窕矜红颜。
一双白璧不可聘,许我结佩乘青鸾。
我时年少气方锐,自负落笔翻波澜。

170 《和汪诚之韵》 宋·王炎

昏昏未必晦,昭昭未必明。
浑浑未必浊,漻漻未必清。
吾道本自贵,国爵亦可并。
所以鲁素王,但欲比老彭。

171 《苍寒堂》 宋·张镃

短桥斜路入松林,何止能销利欲心。
眼悟一真清净色,耳通千古泰和音。
尺量梢影邀僧记,竹护根茎恐鹤侵。
莫讶塼炉多宿火,春晴犹似处云深。

172 《蒲涧行》 宋·赵汝鐩

君不见少君诧安期海上之枣,又不见坡仙咏安期宅边之蒲。
枣失其种岂复得,蒲生於涧何时无。
涧流涓涓浅可涉,牵蔓披沙搜九节。
仙家自欲供仙饵,灵根不容凡齿齧。

173 《方玄英故居》 宋·林景熙

舣舟鸬鹚港,白云满高原。
借问玄英居,遗构无复存。
精灵几百载,山鬼凭幽昏。
独遗文字香,隐隐草树根。

174 《和丁祖舜绿笋之韵》 宋·陈淳

哦风径游卫山峬,溢耳谣言如春敷。
猗猗青青发三叹,熟察其调未免粗。
当年载歌淇水澳,区区但取枝叶绿。
恶知中有至味存,爽人神思胜於玉。

175 《薛玠两投诗以古风谢之》 宋·陈文蔚

知君家住象山麓,日有见闻新耳目。
自怜各在天一涯,休誉惟能采乡曲。
却来一见玉溪头,已知标致非凡俗。
等闲挥翰墨淋浪,惠我新诗不金玉。

176 《永邑杨君鉴子明譬斋读书将从事於古人为己之》 宋·陈文蔚

人性靡不善,因物始有迁。
本体遭剥蚀,如鉴尘所昏。
畴昔均秉彝,善端本绵绵。
既茂闲邪功,诚心所由存。

177 《宿福海寺》 宋·戴表元

斲岩苍龙角,汲流紫云根。
道人不绝俗,自然无耳喧。
屋脊挂修岭,一日过千辕。
此中但高卧,松风有清言。
听之亦无有,风定松在门。
炊成欲一去,独鹤鸣朝暾。

178 《宿福海寺》 宋·戴表元

斫岩苍龙角,汲流紫云根。
道人不绝俗,自然无耳喧。
屋脊挂修岭,一日过千辕。
此中但高卧,松风有清言。
听之亦无有,风定松在门。
炊成我欲去,独鹤鸣朝暾。

179 《题沈伯隽所藏赵子昂墨兰》 宋·方回

今之墨兰,山谷之所谓兰也,一干一死。
古之兰,根枝叶花皆香,一树而千万蕊。

180 《次韵宾旸龙泉》 宋·方回

小国号瘠土,根据千岩隈。
泉味天下最,莫许他郡偕。
宁当饮此清,饥肠鸣如雷。
广斥岂不富,咸浊良可咍。

* 关于耳根的诗词 描写耳根的诗词 带有耳根的诗词 包含耳根的古诗词[宋代](19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