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脍鲈的诗词(89首)

1 《鲈乡亭》 宋·林肇

脍鲈珍味是吴乡,丞相曾过赋短章。
新作水斋堪寓目,旧停桂棹有余光。
满前野景烟波阔,自后秋风意气长。
莫待东曹归忆此,分悭居在碧州旁。

2 《泊吴江食莼鲈菰菜二首》 宋·袁说友

青丝族饤莼羹味,白雪堆盘缕脍鲈
我向松江饫鲜美,菜肠今更食新菰。

3 《秋霁·江水苍苍》 宋·史达祖

江水苍苍,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
废阁先凉,古帘空暮,雁程最嫌风力。
故园信息,爱渠入眼南山碧。
念上国,谁是、脍鲈江汉未归客。

秋景思归

4 《吴江三高祠·张翰》 宋·叶茵

脍鲈元不动乡思,拂袖西风已见几。
江上如今来往客,但言鲈脍不言归。

5 《颍川留别司仓李万》 唐·刘长卿

故人早负干将器,谁言未展平生意。
想君畴昔高步时,肯料如今折腰事。
且知投刃皆若虚,日挥案牍常有馀。

忧国忧民

6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窦七校书》 唐·白居易

南去经三楚,东来过五湖。
山头看候馆,水面问征途。
地远穷江界,天低极海隅。
飘零同落叶,浩荡似乘桴。

7 《玉人歌》 宋·杨炎正

风西起。
又老尽篱花,寒轻香细。
漫题红叶,句里意谁会。
长天不恨江南远,苦恨无书寄。

8 《疏屋诗为曹云西作》 宋·邵桂子

草菜可食,总名曰疏。
品题有圃,树艺有书。
衡纵町畦,周绕屋庐。
缭以樊垣,经父沟渠。

9 《雨后十小绝以一雨洗残暑万家生早凉为韵》 宋·章甫

梦作吴淞去,脍鲈擣香橙。
道逢湖海人,欢宴如平生。

10 《送合学袁尚书帅蜀》 宋·沈继祖

兵书一箧老空休,尚记当年寓益州。
扪虱盖尝谈世事,脍鲈聊复寄扁舟。
我方泥饮夸严尹,公喜逢时过武侯。
作此短歌怀感遇,运斤班郢独包羞。

11 《送程给事知越州》 宋·周直孺

三吴冠盖并驱弛,名德如公亦已稀。
胥口沈珠唐相事,会稽怀绶汉臣归。
光华书绣家山近,浩荡秋风画鷁飞。
十万疲民待仁政,未应祗为脍鲈肥。

12 《送何元英出峡三绝》 宋·郑刚中

壮士椎牛进酒卮,五年不享脍鲈肥。
君如亦有垂涎兴,准备轻蓑随我归。

13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宋·李弥逊

卧月眠风乐有馀,蒹葭处处钓重湖。
斟鲁酒,脍鲈鱼。
一片家风入画图。

14 《莫春过吴松垂虹用闻人伯封韵》 宋·李洪

具区吴松同一水,季鹰英灵呼不起。
波平风静落日明,一碧青铜三万里。
幻成水墨思范宽,点缀卧虹排雕栏。
曜晻枫林带烟雨,白鹤飞去何时还。

15 《读范吏部三高祠堂记》 宋·楼钥

三高之风天与高,三高之灵或可招。
小山以后无此作,具区笠泽空寥寥。
几从垂虹荡双桨,寓目沧浪独怊怅。
笔端不倒三峡流,欲遽招之恐长往。

16 《送陈笠峰路教之燕》 宋·陈著

笠峰秀甲东南郊,面势雄特根基牢。
上与日月星辰交,下走海脉通六鳌。
蕴蓄玉金贲山毛,喷泄云雨苏焦熬。
之子生于其间擅英豪,重不轻试厚自韬。

17 《桃源行》 宋·姚勉

武陵溪边翁好渔,笭箵钓车日采鱼。
扁舟为家苇为屋,岂知世有神仙居。
晓来不记舟行路,忽在桃花深绝处。
红云杳叆望欲迷,绛雪缤纷落无数。

18 《谢韩菊山道院诗》 宋·叶茵

正传国子先生印,远访松陵隐士庐。
二十四篇风月句,几千万卷圣贤书。
地偏自觉因人重,日涉从教与世疏。
已戒园丁多种菊,重来对菊脍鲈鱼。

19 《和渔翁四绝》 宋·刘黻

收纲移舟月上时,西风吹当脍鲈肥。
任渠官买高声叫,醉卧芦花别处矶。

20 《问信》 宋·舒岳祥

凤栖老子近何如,骨格崚嶒久病余。
新酒得时招近局,小楼无事忆亡书。
眼昏长道青灯暗,头痒空将短发梳。
昨夜西风吹海动,磨刀准拟脍鲈鱼。

* 关于脍鲈的诗词 描写脍鲈的诗词 带有脍鲈的诗词 包含脍鲈的古诗词(8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