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脚印的诗词(46首)

1 《题三学山》 宋·王雍

五色琉璃白画寒,当年佛脚印旃檀。
藕丝织出三衣妙,贝叶经传一偈难。
夜看圣灯红菡萏,晓惊飞石碧琅玕。
更闻鹦鹉因缘塔,八十山僧试说看。

2 《仗锡平老具舟车迎前天衣印老印悉遣还策杖访》 宋·陆游

画舫篮舆不许前,白头行脚意超然。
舜江禹穴千山水,尽在高人拄杖边。

3 《部索印纸》 宋·方岳

瀑涧茶烟雪屋灯,乱家更入乱云层。
老僧今已倦行脚,不用维那吃饭凭。

4 《三学山夜看圣灯》 唐·徐氏

虔祷游灵境,元妃夙志同。
玉香焚静夜,银烛炫辽空。
泉漱云根月,钟敲桧杪风。
印金标圣迹,飞石显神功。

5 《昌谷诗(五月二十七日作)》 唐·李贺

昌谷五月稻,细青满平水。
遥峦相压叠,颓绿愁堕地。
光洁无秋思,凉旷吹浮媚。
竹香满凄寂,粉节涂生翠。

6 《曲江亭晚望》 唐·白居易

曲江岸北凭栏干,水面阴生日脚残。
尘路行多绿袍故,风亭立久白须寒。
诗成暗著闲心记,山好遥偷病眼看。
不被马前提省印,何人信道是郎官。

7 《自到郡斋仅经旬日方专公务未及宴游偷闲…仍呈吴中诸客》 唐·白居易

渭北离乡客,江南守土臣。
涉途初改月,入境已经旬。
甲郡标天下,环封极海滨。
版图十万户,兵籍五千人。

8 《奉酬袭美苦雨见寄》 唐·陆龟蒙

松篁交加午阴黑,别是江南烟霭国。
顽云猛雨更相欺,声似虓号色如墨。
茅茨裛烂檐生衣,夜夜化为萤火飞。

9 《清河县楼作》 唐·韦庄

有客微吟独凭楼,碧云红树不胜愁。
盘雕迥印天心没,远水斜牵日脚流。
千里战尘连上苑,九江归路隔东周。
故人此地扬帆去,何处相思雪满头。

10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 唐·韩愈

从军古云乐,谈笑青油幕。
灯明夜观棋,月暗秋城柝。
——李正封
羁客方寂历,惊乌时落泊。

11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12 《风流子》 宋·王千秋

夜久烛花暗,仙翁醉、丰颊缕红霞。
正三行钿袖,一声金缕,卷茵停舞,侧火分茶。
笑盈盈,溅汤温翠_,折印启缃纱。
玉笋缓摇,云头初起,竹龙停战,雨脚微斜。

13 《万年欢》 宋·程大昌

秋后花窠,放两枝三朵,来通芳信。
诗眼惊观,谓是春光倒运。
便即移尊就赏,更不惜、黄封赤印。
何期道,青女专时,露华忽变霜阵。

14 《满江红(寿云山章尚书)》 宋·赵灌园

看尽公卿,都输与、云山居士。
肯掉了、龙章金印,归来闾里。
云染笔头成五色,山来胸次堆空翠。
更结庐、近在白鸥边,弄烟水。

宋词精选悼亡

15 《壶中天(月夕登绘幅堂,与赘房各赋一解)》 宋·张枢

雁横迥碧,渐烟收极浦,渔唱催晚。
临水楼台乘醉倚,云引吟情闲远。
露脚飞凉,山眉锁暝,玉宇冰奁满。
平波不动,桂华底印清浅。

16 《颐和园词》 清·王国维

汉家七叶钟阳九,澒洞风埃昏九有。
南国潢池正弄兵,北沽门户仍飞牡。
仓皇万乘向金微,一去宫车不复归。
提挈嗣皇绥旧服,万几从此出宫闱。

写景抒情愁苦

17 《木皮散人鼓词》 清·贾凫西

释闷怀,破岑寂,只照着热闹处说来。
十字街坊,几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声醒木万人惊。
凿破混沌作两间,

18 《五位》 宋·释慧温

偏中正,过房之子初受命。
金刚脚下昆仑奴,腰间也佩毗卢印。

19 《石堂歌》 宋·元在庵主

吾斲石堂无变怪,土缶瓦鼓闲游戏。
一钁相随万事空,十二时中空捉击。
牢捉击,不在三閒前后际。
拍将两手笑呵呵,这个消息不容易。

20 《东山顾命歌》 明·香严和尚

金陵有个奇男子,白手成家立纲纪。
不逢良女唤回头,几乎埋没红尘里。
叹浮生,只如此,参访明师求直指。
见说传灯录上人,志气冲天奋然起。

* 关于脚印的诗词 描写脚印的诗词 带有脚印的诗词 包含脚印的古诗词(4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