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听的诗词(3020首)

21 《立秋日怀方员外》 明·杨基

几日西清昼掩屏,绿尘幽藓遍闲厅。
病中事少翻嫌健,醉里愁多只愿醒。
误响閤铃飞夜鹊,偶摊书卷落秋萤。
萍踪已办东南别,风雨长更各自听

22 《思归偶成》 宋·李曾伯

杜鹃一自听天津,南北纷纷患转深。
备谨彻桑征戍事,忧形恤纬老臣心。
惊闻边信多蛮语,喜动乡情带楚音。
若得君王放归去,便陪莲社访东林。

23 《甲申宁庙挽词》 宋·李曾伯

自听山东诏,甘泉息夜烟。
玺膺新玉帛,图贡旧山川。
望切尧民日,忧形杞国天。
中原尤感泣,不独老臣然。

24 《次韵林国器元夕》 宋·陈著

世情多异好,幻出满城星。
尘市月无色,醉乡风亦腥。
从他儿戏哄,输我客眠醒。
老耳虚鸣处,笙歌足自听

25 《又憩西林寺有乘马人来同宿》 宋·董嗣杲

孤凭水阁坐斜曛,七极浮屠压暝氛。
慧永祠空依晋树,率更碑古宿唐云。
自听远鹤情偏逸,谁策羸骖趣不群。
同向西林卸行橐,溪风摵摵叶纷纷。

26 《次韵新泸南张安抚送行》 宋·项安世

沧湖居士楚江皋,劝我嘉州竹叶醪。
侍立郎君清玉雪,赠行诗句妙风骚。
怀人眷眷辞多苦,接物卑卑道更高。
自听津亭三日语,扫除湖海一生豪。

27 《几夜》 宋·释文珦

几夜自听松雪响,西峰道者不曾来。
今朝拟得寻幽话,溪路清寒却又回。

28 《送僧还山》 宋·释文珦

閒云一片又飞还,松桂萧森满旧山。
后夜有谁相伴在,自听泉落翠微间。

29 《三宝赞其三·僧宝》 宋·释重顯

方袍圆顶义何宣,续焰千灯岂小缘。
花雨坐前犹滞相,虎驯庵畔尚稽诠。
岩栖冢宿难依望,鹤貌云心迥洒然。
宝杖夜鸣寒峤月,铜瓶秋漱碧潭烟。

30 《杂曲歌辞·昔昔盐·倦寝听晨鸡》 唐·赵嘏

去去边城骑,愁眠掩夜闺。
披衣窥落月,拭泪待鸣鸡。
不愤连年别,那堪长夜啼。
功成应自恨,早晚发辽西。

31 《听筝》 唐·张九龄

端居正无绪,那复发秦筝。
纤指传新意,繁弦起怨情。
悠扬思欲绝,掩抑态还生。
岂是声能感,人心自不平。

写人少女爱情

32 《和左司张员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赴长安逢立春日…诸公》 唐·孙逖

拜郎登省闼,奉使驰车乘。
遥瞻使者星,便是郎官应。
台妙时相许,皇华德弥称。
二陕听风谣,三秦望形胜。
此中暌益友,是日多诗兴。
寒尽岁阴催,春归物华证。

33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唐·李颀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唐诗三百首音乐

34 《听琴秋夜赠寇尊师》 唐·常建

琴当秋夜听,况是洞中人。
一指指应法,一声声爽神。
寒虫临砌急,清吹袅灯频。
何必钟期耳,高闲自可亲。

35 《听弹琴》 唐·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七弦  一作:七丝)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唐诗三百首音乐抒情

36 《喜鲍禅师自龙山至》 唐·刘长卿

故居何日下,春草欲芊芊。
犹对山中月,谁听石上泉。
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
杖锡闲来往,无心到处禅。

写景议论

37 《自江西归至旧任官舍,赠袁赞府(时经刘展平后)》 唐·刘长卿

却见同官喜复悲,此生何幸有归期。
空庭客至逢摇落,旧邑人稀经乱离。
湘路来过回雁处,江城卧听捣衣时。
南方风土劳君问,贾谊长沙岂不知。

38 《听笛歌留别郑协律》 唐·刘长卿

旧游怜我长沙谪,载酒沙头送迁客。
天涯望月自沾衣,江上何人复吹笛。
横笛能令孤客愁,渌波淡淡如不流。

39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 唐·李白

去岁左迁夜郎道,琉璃砚水长枯槁。
今年敕放巫山阳,蛟龙笔翰生辉光。
圣主还听子虚赋,相如却与论文章。

40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 唐·李白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
始经瞿塘峡,遂步巫山巅。
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
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

* 关于自听的诗词 描写自听的诗词 带有自听的诗词 包含自听的古诗词(302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