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足庵的诗词(146首)

1 《示高台足庵绍印》 宋·胡寅

万生纷纶堕迷纲,谁能自拔起情想。
隙尘初傍阴色空,烧草又趁春风长。
将身出家参佛祖,此病中作膏肓养。
足庵道人肯珍重,不与凡流较斤两。

2 《鹧鸪天 赞举公 泰山志卷十八,载长清县灵严》 元·觉达

头角峥嵘接九皋。
襟怀洒落绝纤毫。
扶持大刹宁辞倦,辅翼丛林不惮劳。
心因厚,志坚牢。
足庵门下最英豪。
而今战退女邪辈,不负灵岩举彦

3 《题老融画弥勒》 宋·楼钥

乘风欲去东南,回头此意谁参。
当时蹉过足庵,却来攻愧同龛。

4 《赠僧足庵》 宋·顾逢

幽居不可寻,高卧白云深。
举眼皆贪者,何人有止心。
三衣了冬夏,一钵饱山林。
此外无他事,听松生绿阴。

5 《桃花庵歌》 明·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桃花生活

6 《桃花庵歌》 明·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7 《成都运司西园亭诗·茅庵》 宋·许将

茅茨以为庵,环顾萧然虚。
内乐苟自足,容人即有余。

8 《水调歌头 显性理 清庵莹子语录卷六案李道纯》 元·李道纯

至道无言说,神功妙莫量。
本来具足,添之无碍减无妨。
不在多闻广学,只要潜通默会,定里细参详。
个中端的意,元不离中黄。

9 《桄榔庵宾燕亭》 宋·陈觉

秋来雨溢足池塘,华屋临流四面凉。
风颭圆荷翻翠盖,水涵芳蕊艳红妆。
淡烟难掩天真色,薄月常供自在香。
诗老未须识琐细,解陪梅菊到冰霜。

10 《韦羌山式公绿筠庵诗》 宋·郭三益

道人栖碧山,云居在空曲。
十年海潮音,利物缘已熟。
更寻妙高顶,超然具幽筑。
古林插空青,寒筠抱岩绿。

11 《乐庵初成二首》 宋·李衡

老子平生百不足,庵成那管食无肉。
终朝闭户只读书,四面开宅都见竹。

12 《乐庵初成二首》 宋·李衡

投老庵居百事宜,早眠晏起不论时。
更长睡足披衣坐,倾耳林间竹画眉。

13 《黄野人庵》 宋·宋煜

淮南鸡犬上云端,底事先生独世间。
上界应嫌官府足,不如平地且骖鸾。

14 《题金粟寺庵和通判军府周寿韵》 宋·徐嘉言

招提敞山岩,新庵隐岩麓。
石沼引清流,风漪皱文轂。
晴晖满虚室,一水含自足。
心明身宴闲,境寂谁寻逐。
寒林带月行,夜榻和云宿。
若欲问西来,一斋饱自足。

15 《可赋庵》 宋·赵汝驭

旧题可赋足幽深,手植疏梅有石心。
当日和羹人不见,竹风疑是读书音。

16 《咏阳山云泉庵大石奉和诸公同游联句之作》 明·杨循吉

伟哉此阳山,有石俟歌诵。
形将冰块截,势与莲花共。
仰观一何高,登涉不可鞚。
鸟飞必徊翔,云出自腾滃。

17 《陆莲庵》 宋·苏轼

何妨红粉唱迎仙,来伴山僧到处禅。
陆地生花安足怪,而今更有火中莲。

18 《同赵鼎臣游黄甫真人清虚庵》 宋·戴复古

昨闻曹两府,河上遇游仙。
驻跸钱塘后,结庵庐阜边。
焚香观御帖,洗盏酌神泉。
雁足传书日,伤心已百年。

19 《老学庵北作假山既成即雨弥月不止》 宋·陆游

古者封禅岁,乾封辄枯旱;不言绝民食,徒欲晒日观。
我今作小山,才及仞有半,下瀦数斗水,草木稍葱蒨。
蕞尔何足言,造物亦幽赞。
冥冥一月雨,阴翳迷昏旦。

20 《庵中纪事用前辈韵》 宋·陆游

扫洒一庵躬琐细,蓬户朝昏手开闭。
荒山斸药须长鑱,小灶煎茶便短袂。
空中咄咄安用书,身外悠悠固难计。
山僧野叟到即留,麦饭葵羹贵能继。
久贫奴婢多散去,岂有跣足井椎髻。
负薪长歌过此生,直疑身在鸿荒世。

* 关于足庵的诗词 描写足庵的诗词 带有足庵的诗词 包含足庵的古诗词(14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