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避俗的诗词(317首)

1 《久不作诗非避俗议偶老懒且次范君泽韵》 宋·方回

俗坌蝟毛奋,老倦龟壳缩。
闭门自著书,此外百无欲。
试将双鬓比,我白君尚绿。
固宜斗百篇,醉不问今昨。

2 《Edward Fitzgerald英译波斯酃醅雅(Rub ai》 当代·钱钟书

浪仙瘦句,和靖梅妻。
病俗堪疗,避俗可携。
叶浓数树,水寒一溪。
临流茵草,乐无与齐。

3 《和范信中寓居崇宁还雨二首》 宋·黄庭坚

范侯来寻八桂路,走避俗人如脱兔。
衣囊夜雨寄禅家,行潦升阶漂两屦。
遣闷闷不离眼前,避愁愁已知人处。
庆公忧民苗未立,旻公忧木水推去。
两禅有意开寿域,岁晚筑室当百堵。
他时无屋可藏身,且作五里公超雾。

4 《酬王伯虎》 宋·王安石

吾闻人之初,好恶尚无朕。
帝与凿耳目,贤愚遂殊品。
尔来百千年,转化薄愈甚。
父翁相贩卖,浮诈谁能审。

5 《杨德逢送米与法云二老作此诗》 宋·王安石

卢仝不出憎流俗,我卜郊居避俗憎。
仝有邻僧来乞米,我今送米乞邻僧。

6 《小筑》 宋·陆游

小筑湖边避俗嚣,几年于此寓箪瓢。
虽非隐士子午谷,宁媿诗人丁卯桥?罗雀门庭无俗驾,缘云磴路有归樵。
诗情酒兴常相属,堪笑傍人说寂寥。

7 《次郭秘正韵》 宋·陈造

伊昔乃祖使朔幽,艰难以来无此流。
节旄欲尽气弥厉,始元属国真其畴。
清篇神护到江表,河梁诉别岂所侔。
嗣孙学力有家法,洪毅不割清不浮。

8 《留题叶成父尚书山庵普光明堂》 宋·李弥逊

三生调御潮音会,楼阁随方涌化城。
鸟树有声皆念法,云山多态总忘情。
禅翁自得逃禅乐,俗客犹沾避俗名。
但了心源秋月净。
刹尘何地不光明。

9 《遣兴五首》 唐·杜甫

天用莫如龙,有时系扶桑。
顿辔海徒涌,神人身更长。
性命苟不存,英雄徒自强。
吞声勿复道,真宰意茫茫。

重阳节悲秋

10 《宾至(一作有客)》 唐·杜甫

患气经时久,临江卜宅新。
喧卑方避俗,疏快颇宜人。
有客过茅宇,呼儿正葛巾。
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

11 《千叶桃花》 唐·杨凭

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晚驻年华。
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12 《从军后寄山中友人》 唐·王建

爱仙无药住溪贫,脱却山衣事汉臣。
夜半听鸡梳白发,天明走马入红尘。
村童近去嫌腥食,野鹤高飞避俗人。
劳动先生远相示,别来弓箭不离身。

13 《从军后寄山中友人》 唐·王建

爱仙无药住溪贫,脱却山衣事汉臣。
夜半听鸡梳白发,天明走马入红尘。
村童近去嫌腥食,野鹤高飞避俗人。
劳动先生远相示,别来弓箭不离身。

14 《送豆卢策归别墅》 唐·孟郊

短松鹤不巢,高石云不栖。
君今潇湘去,意与云鹤齐。
力买奇险地,手开清浅溪。
身披薜荔衣,山陟莓苔梯。
一卷冰雪文,避俗常自携。

15 《入浮石山》 唐·储嗣宗

斜日出门去,残花已过春。
鸟声穿叶远,虎迹渡溪新。
入洞几时路,耕田何代人。
自惭非避俗,不敢问迷津。

写山

16 《题玉芝双奉院》 唐·顾在镕

入门如洞府,花木与时稀。
夜坐山当户,秋吟叶满衣。
犬随童子出,鸟避俗人飞。
至药应将熟,年年火气微。

17 《寄江东道友》 唐·章碣

野亭歌罢指西秦,避俗争名兴各新。
碧带黄麻呈缥缈,短竿长线弄因循。
夜潮分卷三江月,晓骑齐驱九陌尘。
可惜人间好声势,片帆羸马不相亲。

18 《寄陈少府兼简叔高》 唐·唐彦谦

怀人路绝云归海,避俗门深草蔽丘。
万事渐消闲客梦,一年虚白少年头。
山螀啼缓从除架,淮雁来多莫上楼。
近日邻家有新酿,每逢诗伴得淹留。

秋天写景隐居闲适

19 《寄陈少府兼简叔高》 唐·唐彦谦

怀人路绝云归海,避俗门深草蔽丘。
万事渐消闲客梦,一年虚白少年头。
山螀啼缓从除架,淮雁来多莫上楼。
近日邻家有新酿,每逢诗伴得淹留。

写景抒情

20 《陈侍御新居》 唐·黄滔

幕客开新第,词人遍有诗。
山怜九仙近,石买太湖奇。
树势想高日,地形夸得时。
自然成避俗,休与白云期。

* 关于避俗的诗词 描写避俗的诗词 带有避俗的诗词 包含避俗的古诗词(31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