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坛的诗词(280首)

1 《敬和九锁步虚词·飞鸾锁》 宋·赵汝湜

渐入云霄径,清气逼人寒。
欲学长生诀,先过此重坛
无屋堪竚足,有地可藏丹。
遥瞻深锁处,时见绕飞鸾。

2 《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 唐·刘禹锡

清晨登天坛,半路逢阴晦。
疾行穿雨过,却立视云背。
白日照其上,风雷走于内。
滉漾雪海翻,槎牙玉山碎。

3 《毛公坛》 唐·白居易

毛公坛上片云闲,得道何年去不还。
千载鹤翎归碧落,五湖空镇万重山。

4 《重游飞泉观题故梁道士宿龙池》 唐·许浑

西岩泉落水容宽,灵物蜿蜒黑处蟠。
松叶正秋琴韵响,菱花初晓镜光寒。
云开星月浮山殿,雨过风雷绕石坛。
仙客不归龙亦去,稻畦长满此池干。

5 《善卷先生坛》 唐·蔡昆

几到坛边登阁望,因思遗迹咏今朝。
当时为有重华出,不是先生傲帝尧。

6 《小重山》 宋·蔡伸

之筹边阁,诚不负所闻。
明年归,则陈已入道矣。
崔守呼之至,即席赠此
流水桃花小洞天。

7 《巫山一段云 净坛峰》 元·赵孟*

叠嶂千重碧,长江一带清。
瑶坛霞冷月胧明。
欹枕若为情。
云过船窗晓,星移宿雾晴。
古今离恨拨难平。
惆怅峡猿声。

8 《拜石坛诗》 未知·袁华

眉山三苏宋儒宗,长公矫矫人中龙。
南迁儋耳西赤壁,文章光焰超洪濛。
快哉之亭雪初霁,领客登览山川雄。
自云平生不解饮,胡乃一举觥船空。

9 《重修龙兴观寄呈江吴二尊师》 宋·金君卿

坛宇榛芜几十年,遗基重葺控长川。
羽人便是雙飞鹤,仙籍须增一洞天。
蓝峤逢秋无败叶,龟池经夏有甘泉。
操舟过客宜停棹,暂到尘襟自洒然。

10 《登汉武帝玄都坛》 明·胡侍

曲磴回谿数百重,汉皇行幸有遗踪。
海西不复来三鸟,岩畔虚传驻六龙。
碧露暗滋金洞草,紫云常护石坛松。
便应别著登山屐,策杖高寻玉检封。

11 《重游南岳》 宋·范成大

舍舟得马如驭气,步入青松三十里。
我从蛮岭瘴烟来,不怕雨云进岳趾。
忆昔南征款庙庭,往来无恙神所祉。
当时已有归田愿,帝临此习如白水。

12 《寄题张县尉敬之南昌官寺重新子真祠堂》 宋·杨万里

梅郎绛节朝王台,朝游五城暮九垓。
遗民香火答遗爱,何年祠屋荒苍苔。
剑津诗客子张子,住持仙坛判山水。
上书台斗大居士,作缘冰漕皇华使。
二台并檄孔家兄,经始新祠不日成。
西山南浦作贺宾,野梅官柳俱驩声。

13 《送汤朝美还金坛》 宋·韩元吉

腾驹轻卧驼,野蔓欺落木。
举头便干霄,春至亦重绿。
人生百年内,万事纷过目。
得为蠖步伸,失作蠵颈缩。

14 《嘉泰二年题资州醮坛山星斗阁对是同王资州贾》 宋·魏了翁

三十三年去复还,笋将重踏旧江山。
青衿朋友子当户。
绿帻奚臧霜半鬟。
赢得光阴归鬓里,悔将声誉落人间。
圣六事业无穷已,只问君王觅退閒。

15 《良月十六日以祈晴宿斋郊坛寺僧拉登梅岩读高》 宋·程公许

祝册颂九重,郊丘以晴祷。
小臣职骏奔,单车倦涂潦,崇阜逾巘崿,层坛敷千藁右兴念经始,面势若天造。

16 《悟南柯 继重阳韵》 元·马钰

立遇心通彻,清香味得餐。
水中红焰结成团。
雪里琼花,烂漫不凋残。
性烛明金阙,神丹晃玉盘。
齐修六度与三坛。
出自吾师,内景自然看。

17 《江月晃重山》 元·侯善渊

斗柄指回一性,璇玑斡转双关。
滔天洪浪雪华翻。
中秋夜,江月晃重山。
独步上星坛。
剑光横宇角,逼人寒。
五灵仙子抱青鸾。
飞入华胥阆苑

18 《丁丑别金坛刘漫塘七首》 宋·杜范

词章道之华,於世非少补。
施之匪其宜,文绣被泥土。
自昔重立言,一语万钧弩。
谁其厌来者,是非实千古。

19 《明皇祀圜丘乐章·太和》 唐·佚名

郊坛斋帝,礼乐祀天。
丹青寰宇,宫徵山川。
神祇毕降,行止重旋。
融融穆穆,纳祉洪延。

20 《杂曲歌辞·从军中行路难二首》 唐·骆宾王

君不见封狐雄虺自成群,冯深负固结妖氛。
玉玺分兵征恶少,金坛受律动将军。
将军拥旄宣庙略,战士横行静夷落。

* 关于重坛的诗词 描写重坛的诗词 带有重坛的诗词 包含重坛的古诗词(28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