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铙声的诗词(23首)

1 《同樊润州游郡东山》 唐·皇甫冉

北固多陈迹,东山复盛游。
铙声发大道,草色引行驺。
此地何时有,长江自古流。
频随公府步,南客寄徐州。

春天写草思归

2 《同樊润州游郡东山》 唐·皇甫冉

北固多陈迹,东山复盛游。
铙声发大道,草色引行驺。
此地何时有,长江自古流。
频随公府步,南客寄徐州。

3 《沁园春(铙镜游吴中)》 宋·陈人杰

易得仲宣,难得世间,有刘景升。
叹男儿未到,鸣珂谒帝,此身那免,弹铗依人。
橘自盈洲,莸难共器,一榻相看如越秦。
元龙者,独门前有客,胸次无尘。

4 《大明铙歌鼓吹曲十三篇》 元·杨维桢

於王气,涂之冈。
五百祀,皇陵藏。
火流乌,星流红,驾生圣人应天祥。
圣人生,六合一统天下昌。

5 《送抚州周使君(即侍中之婿)》 唐·卢纶

周郎三十馀,天子赐鱼书。
龙节随云水,金铙动里闾。
松声三楚远,乡思百花初。
若转弘农守,萧咸事不如。

6 《送抚州周使君(即侍中之婿)》 唐·卢纶

周郎三十馀,天子赐鱼书。
龙节随云水,金铙动里闾。
松声三楚远,乡思百花初。
若转弘农守,萧咸事不如。

人生理想

7 《江边四十韵(此后并江陵时作)》 唐·元稹

官借江边宅,天生地势坳。
欹危饶坏构,迢递接长郊。
怪鵩频栖息,跳蛙颇混淆。
总无篱缴绕,尤怕虎咆哮。

8 《奉和袭美新秋言怀三十韵次韵》 唐·陆龟蒙

身闲唯爱静,篱外是荒郊。
地僻怜同巷,庭喧厌累巢。
岸声摇舴艋,窗影辨蟏蛸。
径只溪禽下,关唯野客敲。

9 《说诗八首》 清·宋湘

三百诗人岂有诗,都成绝唱沁心脾。
今人不讲源头水,只问支流派是谁。
涂脂传粉画长眉,按拍循腔疾复迟。
学过邯郸多少步,可怜挨户卖歌儿。

婉约伤春怨别

10 《潮州寒食陪太守南园宴》 宋·梅尧臣

寒食二月三月交,红桃破纇柳染梢。
阴晴不定野云密,黕黕鼓声湖岸坳。
使君千骑出南圃,歌吹前导後鸣铙。
是时辄预车马末,倾市竞观民业抛。

11 《浣溪沙》 元·王恽

雨点鸣铙裂竹声。
并随牙板一时停。
词源都作建瓴倾。
白羽挥开诸葛阵,苍涛翻动*王陵。
低空知有彩云横。

12 《二月八日游皇城西华门外观嘉孥弟走马歌》 元·张宪

春风压城紫燕飞,绣鞍宝勒生光辉。
软沙青草平似镜,花雨满巾风满衣。
潜蛟双绾玉抱肚,朱鬛分光散红雾。
金龙五爪蟠彩袍,满背真珠撒秋露。

13 《送张鹄举巡抚榆林》 明·李濂

锁钥边城固,储胥幕府闲。
风声先上郡,烽火绝秦关。
紫塞铙歌发,黄云猎骑还。
侧知铃阁夜,梦绕殿东班。

14 《刘将军歌送勋甫帅师援辽》 明·马之骏

己未东天五星斗,辽海波腥土花臭。
时闻邻火泣黄昏,坐见狼烽欺白昼。
天子甘泉移日曛,金符十道飞纷纭。
山西燕颔自有种,邺下黄须故不群,南阳趣起刘将军。

15 《癸酉岁徐枢密第赏雪》 明·王彝

雄鸡日落鸣,天形咫尺悬如匏。
黑风不作黄云交,将军宴客具行庖。
酒饮马湩驼峰肴,燕姬珠帽翠垂髾。
色压秦娥河济娇,十四冰弦杂雅咬。

16 《送马军范太尉》 宋·宋祁

平狄方开府,镌羌旧著名。
新提建章骑,入领羽林兵。
赐橐千金重,留车两印荣。
已封头尚黑,休战髀还生。

17 《续洗兵马上李制置》 宋·洪咨夔

太白过午芒角狞,蚩尤亘天钩尾赪。
淮东千里正齁寝,夜半汹涌传边声。
王师北渡恤泗口,胡马南牧摇青平。
拥城败将死蜗缩,护堡羸卒飞猱惊。

18 《九日阅武预观军容退而纪事》 宋·洪咨夔

遨头不管菊花寒,簇队晨登上将坛。
戏马台前千古事,筹边楼下万人看。
弓声浏亮秋风劲,旗采精明宿雨乾。
后部铙歌归较晚,雪西烽火报平安。

19 《径山》 宋·晁补之

盘崖绕壑步步高,仆痡马乏游人劳。
五峰崛起干云霄,众山奔走争来朝。
我行直欲犯星杓,意彻绝顶才山腰。
松间鸟语如我招,仰见白塔当林梢。

20 《池州弄水亭》 宋·张舜民

清溪望处思悠悠,不独今人古亦愁。
借尔碧波明似镜,照予白发莹如鸥。
江山自美骚人宅,铙鼓常催过客舟。
惟有角声吹不断,斜阳横起九峰楼。

* 关于铙声的诗词 描写铙声的诗词 带有铙声的诗词 包含铙声的古诗词(2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