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隐声的诗词(1287首)

1 《逍遥堂五咏》 宋·傅察

堂上春风至,欣欣草木情。
鸦鸣藏柳暗,蝶舞映花明。
暖日迟迟景,轻雷隐隐声
客来何所有,采蕨试新烹。

2 《湖上晚归》 宋·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赤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嫋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

3 《景阳钟二首》 宋·刘子翚

景阳钟动晓寒清,度柳穿花隐隐声
三十六宫梳洗罢。
却吹残烛待天明。

4 《送徐殿院回乡》 宋·林霆龙

三十年来人委靡,如今劲节似秋横。
三條鲠亮为时重,一叶翩翾去国轻。
莘老不还司谏职,廖公应显出台名。
遐冲尚赖精神折,未许林泉得隐声

5 《寻西山隐者不遇/山行寻隐者不遇》 唐·丘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唐诗三百首友情

6 《题灵隐寺山顶禅院》 唐·綦毋潜

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
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
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
且驻西来驾,人天日未曛。

7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 唐·刘长卿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
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
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咏物柳树

8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 唐·刘长卿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
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
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9 《江行夜宿龙吼滩,临眺思峨眉隐者,兼寄幕中诸公》 唐·岑参

官舍临江口,滩声人惯闻。
水烟晴吐月,山火夜烧云。
且欲寻方士,无心恋使君。
异乡何可住,况复久离群。

10 《江行夜宿龙吼滩,临眺思峨眉隐者,兼寄幕中诸公》 唐·岑参

官舍临江口,滩声人惯闻。
水烟晴吐月,山火夜烧云。
且欲寻方士,无心恋使君。
异乡何可住,况复久离群。

抒怀旷达

11 《归故山路逢邻居隐者》 唐·钱起

握手云栖路,潸然恨几重。
谁知绿林盗,长占彩霞峰。
心死池塘草,声悲石径松。
无因芳杜月,琴酒更相逢。

12 《过友人隐居》 唐·戴叔伦

潇洒绝尘喧,清溪流绕门。
水声鸣石濑,萝影到林轩。
地静留眠鹿,庭虚下饮猿。
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

才女

13 《天柱隐所重答江州应物》 唐·畅当

寂寞一怅望,秋风山景清。
此中惟草色,翻意见人行。
荒径饶松子,深萝绝鸟声。
阳崖全带日,宽嶂偶通耕。
拙昧难容世,贫寒别有情。
烦君琼玖赠,幽懒百无成。

14 《赠衡岳隐禅师》 唐·司空曙

拥褐安居南岳头,白云高寺见衡州。
石窗湖水摇寒月,枫树猿声报夜秋。
讲席旧逢山鸟至,梵经初向竺僧求。
垂垂身老将传法,因下人间遂北游。

15 《题台州隐静寺》 唐·王建

隐静灵仙寺天凿,杯度飞来建岩壑。
五峰直上插银河,一涧当空泻寥廓。
崆峒黯淡碧琉璃,白云吞吐红莲阁。
不知势压天几重,钟声常闻月中落。

16 《宿王尊师隐居》 唐·于鹄

夜爱云林好,寒天月里行。
青牛眠树影,白犬吠猿声。
一磬山院静,千灯谿路明。
从来此峰客,几个得长生。

17 《赠王道者(一作赠隐者)》 唐·于鹄

去寻长不出,门似绝人行。
床下石苔满,屋头秋草生。
学琴寒月短,写易晚窗明。
唯到黄昏后,溪中闻磬声。

18 《宿王尊师隐居》 唐·于鹄

夜爱云林好,寒天月里行。
青牛眠树影,白犬吠猿声。
一磬山院静,千灯谿路明。
从来此峰客,几个得长生。

19 《赠王道者(一作赠隐者)》 唐·于鹄

去寻长不出,门似绝人行。
床下石苔满,屋头秋草生。
学琴寒月短,写易晚窗明。
唯到黄昏后,溪中闻磬声。

20 《题招隐寺》 唐·刘禹锡

隐士遗尘在,高僧精舍开。
地形临渚断,江势触山回。
楚野花多思,南禽声例哀。
殷勤最高顶,闲即望乡来。

* 关于隐声的诗词 描写隐声的诗词 带有隐声的诗词 包含隐声的古诗词(128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