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顶的诗词[唐代](43首)

21 《奉和登骊山高寓目应制》 唐·李乂

崖巘万寻悬,居高敞御筵。
行戈疑驻日,步辇若登天。
城阙雾中近,关河云外连。
谬陪登岱驾,欣奉济汾篇。

22 《奉和登骊山高寓目应制》 唐·武平一

銮舆上碧天,翠帟拖晴烟。
绝崿纡仙径,层岩敞御筵。
云披丹凤阙,日下黑龙川。
更睹南熏奏,流声入管弦。

23 《奉和圣制登骊山高寓目应制》 唐·赵彦昭

皇情遍九垓,御辇驻昭回。
路若随天转,人疑近日来。
河看大禹凿,山见巨灵开。
愿扈登封驾,常持荐寿杯。

生活

24 《登东海龙兴寺高望海,简演公》 唐·刘长卿

朐山压海口,永望开禅宫。
元气远相合,太阳生其中。
豁然万里馀,独为百川雄。
白波走雷电,黑雾藏鱼龙。

25 《登庐山峰寺》 唐·刘昚虚

孤峰临万象,秋气何高清。
天际南郡出,林端西江明。
山门二缁叟,振锡闻幽声。
心照有无界,业悬前后生。
虽知真机静,尚与爱网并。
方首金门路,未遑参道情。

26 《题山寺》 唐·顾况

遥闻林下语,知是经行所。
日暮香风时,诸天散花雨。

27 《烂柯山四首·最高》 唐·刘迥

白云引策杖,苔径谁往还。
渐见松树偃,时闻鸟声闲。
豁然喧氛尽,独对万重山。

28 《桂江中题香台》 唐·刘言史

岧岧香积凌空翠,天上名花落幽地。
老僧相对竟无言,山鸟却呼诸佛字。

29 《赠圆明上人(圆公,佛之最)》 唐·李德裕

远公说易长松下,龙树双经海藏中。
今日导师闻佛慧,始知前路化成空。

30 《新楼诗二十首·望海亭(在卧龙山上越中最高处)》 唐·李绅

乌盈兔缺天涯迥,鹤背松梢拂槛低。
湖镜坐隅看匣满,海涛生处辨云齐。
夕岚明灭江帆小,烟树苍茫客思迷。
萧索感心俱是梦,九天应共草萋萋。

31 《峰寺》 唐·张祜

月明如水山头寺,仰面看天石上行。
夜半深廊人语定,一枝松动鹤来声。

32 《华道者》 唐·项斯

仙人掌中住,生有上天期。
已废烧丹处,犹多种杏时。
养龙于浅水,寄鹤在高枝。
得道复无事,相逢尽日棋。

33 《池州封员外郡斋双鹤丹霜翎仙态浮旷罢政之日因呈此章》 唐·李群玉

潇洒二白鹤,对之高兴清。
寒溪侣云水,朱阁伴琴笙。
顾慕稻粱惠,超遥江海情。
应携帝乡去,仙阙看飞鸣。

34 《五贶诗·华杖》 唐·皮日休

金庭仙树枝,道客自携持。
探洞求丹粟,挑云觅白芝。
量泉将濯足,阑鹤把支颐。
以此将为赠,惟君尽得知。

35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华杖》 唐·陆龟蒙

万古阴崖雪,灵根不为枯。
瘦于霜鹤胫,奇似黑龙须。
拄访谭玄客,持看泼墨图。
湖云如有路,兼可到仙都。

36 《题龙泉寺绝》 唐·方干

未明先见海底日,良久远鸡方报晨。
古树含风长带雨,寒岩四月始知春。
中天气爽星河近,下界时丰雷雨匀。
前后登临思无尽,年年改换去来人。

37 《题法华寺绝禅家壁》 唐·方干

苍翠岧峣逼窅冥,下方雷雨上方晴。
飞流便向砌边挂,片月影从窗外行。
驯鹿不知谁结侣,野禽都是自呼名。
只应禅者无来去,坐看千山白发生。

38 《宿庐山绝山舍》 唐·崔涂

一磴出林端,千峰次第看。
长闲如未遂,暂到亦应难。
谷树云埋老,僧窗瀑影寒。
自嫌心不达,向此梦长安。

相思

39 《题孤云绝淮阴祠》 唐·王仁裕

一握寒天古木深,路人犹说汉淮阴。
孤云不掩兴亡策,两角曾悬去住心。
不是冕旒轻布素,岂劳丞相远追寻。
当时若放还西楚,尺寸中华未可侵。

40 《夏日登瀑寺,因寄诸知己》 唐·孟贯

曾于尘里望,此景在烟霄。
岩静水声近,山深暑气遥。
杖藜青石路,煮茗白云樵。
寄语为郎者,谁能访寂寥。

* 关于顶的诗词 描写顶的诗词 带有顶的诗词 包含顶的古诗词[唐代](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