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的诗词(共2414首)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1961 《和东坡送仲天贶王元直六言韵五首》 宋·黄庭坚

两公六字语妙,独我一双眼明。
笔似出林鸟翼,诗如落涧泉声。

1962 《和东坡送仲天贶王元直六言韵五首》 宋·黄庭坚

不怨子堂堂去,盖念君得得来。
家藏会稽妙墨,晚岁喜识方回。

1963 《和东坡送仲天贶王元直六言韵五首》 宋·黄庭坚

仲子霣霜杀草,风流无地寄言。
王君攀鳞附翼,礼义端能不骞。

1964 《鄂州节推陈荣绪惠示沿檄崇阳道中六诗老懒不》 宋·黄庭坚

俗物常偪塞,令人眼生白。
永怀洛阳人,谈诗论画壁。
青山吐秋月,阻作南楼客。
但歌靡盐诗,赏此无瑕璧。

1965 《鄂州节推陈荣绪惠示沿檄崇阳道中六诗老懒不》 宋·黄庭坚

邑下羹不和,幕中往调护。
纷争非士则,各使捐细故。
颇忆郗参车,能令公喜怒。
应知鞅掌车,历尽崔嵬路。

1966 《鄂州节推陈荣绪惠示沿檄崇阳道中六诗老懒不》 宋·黄庭坚

头陀全盛时,宫殿梯空级。
城中望金碧,云外僧戢戢。
人亡经禅尽,屋破龙象泣。
惟有简栖碑,文字岿然立。

1967 《鄂州节推陈荣绪惠示沿檄崇阳道中六诗老懒不》 宋·黄庭坚

蟠空作风雨,发地鸣鼓吹。
日晴四无人,声在高林际。
伊优儿女语,蹇浅市井议。
我欲抱七弦,写此以卒岁。

1968 《鄂州节推陈荣绪惠示沿檄崇阳道中六诗老懒不》 宋·黄庭坚

张公少为令,愍俗有遗书。
左贩洞庭橘,右担彭蠡鱼。
歌奔中夜女,归抱十年雏。
近岁多儒学,仁风似有初。

1969 《鄂州节推陈荣绪惠示沿檄崇阳道中六诗老懒不》 宋·黄庭坚

咸宁走芦子,终日乔木阴。
太丘心洒落,古松韵清深。
聊持不俗耳,静听无弦琴。
非今胡部律,而独可人心。

1970 《东林寺二首》 宋·黄庭坚

胜地东林十八公,庐山千古一清风。
渊明岂是难拘束,正与白莲出处同。

1971 《东林寺二首》 宋·黄庭坚

白莲种山净无尘,千古风流社里人。
禅律定知谁束缚,过溪沽酒见天真。

1972 《次韵道辅双岭见寄三叠》 宋·黄庭坚

莲塘倒箭靫,桂影凉霜兔。
平生知音地,地下无尺素。
十夜九作梦,虏乘惊沙度。
时不与我谋,征西枕戈去。

1973 《次韵道辅双岭见寄三叠》 宋·黄庭坚

生涯鱼吹沫,文彩豹藏雾。
人言壶公老,渠但未得趣。
饮酒人壶中,茫然失巾屦。
时不与我谋,今君向何处。

1974 《次韵道辅双岭见寄三叠》 宋·黄庭坚

明如九井璜,美如三危露。
贞观魏公孙,今来功名误,儿时汉南柳,摇落伤岁暮。
时不与我谋,羲和促天步。

1975 《杂诗四首》 宋·黄庭坚

黄帝炼丹求子母,神农尝药辨君臣。
如何苦思形中事,忧患从来为有身。

1976 《杂诗四首》 宋·黄庭坚

小德有为因有累,至神无用故无功。
须知广大精微处,不在存亡得失中。

1977 《杂诗四首》 宋·黄庭坚

佛子身归乐国遥,至人神会碧天寥。
劫灰沈尽还生妄,但向平沙看海潮。

1978 《杂诗四首》 宋·黄庭坚

扁舟江上未归身,明月清风作四邻。
观化悟来俱是妄,渐疏人事与天亲。

1979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宋·黄庭坚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1980 《南浦》 宋·黄庭坚

太守俱来此西山,楼观重复半烟间。
高僧置酒林泉处,南浦名区望没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