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造句

“两汉”的解释

两汉[liǎng hàn] 两汉 Liǎng-Hàn[Western Han and Eastern Han Dynasties] 指西汉和东汉(1066—221 B.C.)
用“两汉”造句 第1组

1、最后,对两汉辞赋“九体”作品较为稀少的原因及“九体”作品在产生后不绝如缕的因由进行了分析。

2、六朝思想风采所以盖过两汉,正是在这一人性的奥区上超越了前人的皓首穷经。

3、贵霜帝国是由大月氏西迁中亚以后建立的,与两汉时代的中国关系密切。

4、但是在两汉时期也常常出现由于征发繁剧而导致少数民族的反抗,危害边疆安全的情况。

5、对于两汉谶言的文本分析,本章分为四个小节。

6、两汉时期的碑额是我们研究篆书在两汉时期发展情况的重要资料。

7、两汉神秘文化的时代演绎,致使以人神遇合为典型情节的神异叙事日趋繁富。

8、两汉属荆州府桂阳郡浈阳县地.

9、将星占学还原到具体的两汉社会中,这既有利于我们对星占学本身的动态认识,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两汉社会的新视角。

10、王符是两汉时期继王充之后,又一次对神学迷信进行全方位批判的无神论思想家。

用“两汉”造句 第2组

11、伏波神以两汉时期的伏波将军路博德与马援为原型,两人均因对岭南地区有功而受到当地人民的崇祀。

12、两汉荒政具有制度化和法律化、荒政实施程序化、荒政经学印迹突出,以及荒政措施掣肘于财政经济状况、吏治状况是荒政措施发生作用的保障等特点。

13、三是曹丕深受两汉杂言影响,在探索中创作出七言诗歌。

14、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灾害多发期,传统的救灾思想因此而出现了发展历程中的第一个高潮。

15、两汉魏晋时期,四言诗创作曾一度呈现出兴盛局面,但对于这一阶段的四言作品,历代乃至当今学人却很少问津。

16、两汉时期,我国传统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取得了辉煌成就.

17、两汉时期的碑额多用篆书书写,习惯性的被称为篆额。

18、本章从文学领域之外的角度对两汉谶言进行多元解读。

19、在贵霜与两汉的关系史上,友好交往是主流,相互对抗是支流。

20、周秦两汉是神仙信仰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

用“两汉”造句 第3组

21、第三章:多维视角下的两汉谶言。

22、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灾害多发期。

23、滚兔岭文化是三江平原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早期铁器时代文化遗存,年代约当两汉时期.

24、相诗学是命运相学以诗相人的发展产物,也是春秋赋诗言志、两汉谶纬解诗的发展产物。

25、第三部分,主要从神仙传说、发问辩难、高士思想、讽颂结合这四个方面来阐述两汉隐逸意识的表达方式。

26、依据相关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河南省正阳县固城寺古城遗址应即两汉时期的安成故址。

27、因此,“以夷制夷”策略在两汉时期的发展便是符合规律之事。

28、在我国古代谶言发展过程中,两汉谶言的地位无疑是十分独特的。

29、文人就是文人,出口成章,他意思是蔡邕是旷世逸才,并且熟识两汉的事,应该让他继续修史,以为一代大典。

30、语料主要取自先秦两汉,也连类而及后世的一些语料。

用“两汉”造句 第4组

31、段少君也抬头打量了一下对面这两汉子,发现他们两人生的獐头鼠目,满嘴黄牙,言行举止痞里痞气,一看就知道是两个地痞无赖。

32、两汉时大司农掌管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而到了三国时期,由于权力的分散则只能负责这些物资的保管工作了。

33、两汉时,市集上酒食店甚多,许多著名人物是酒家佣保出身。

34、他在深厚的家学基础上,精研二十余年,辑录两汉经师孟喜、虞翻、京房、郑玄、荀爽诸家《易》说,并发明《易》理,著《易汉学》八卷。

35、以文学论,从先秦散文到两汉辞赋,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清音,从明清小说到现代经典,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潜,中国文学形成了稳定而强大的传统。

36、“两汉以来,犹循此制,乡举里选,必先考其生平,一玷清议,终身不齿。

37、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

38、两汉子猝不及防,根本反应不及,砰砰,胸口中脚,摔出丈余外,挣扎不起。

39、一、先秦至两汉形成的经文;二、汉魏六朝形成的古注;三、唐陆德明的音义;四、唐宋人的义疏。

40、两汉罢侯置守,蠲除曩弊,深协事宜,今因臣等,复有变更,恐紊圣朝纲纪;且后世愚幼不肖之嗣,或抵冒邦宪,自取诛夷,更因延世之赏,致成剿绝之祸,良可哀愍。

用“两汉”造句 第5组

41、两汉时期的薰炉是一种焚香的用具,不少薰炉在制作上非常考究,外表鎏金或错金银,显得异常高雅瑰丽。

42、唐之治不能过两汉,而地广于三代,劳民费财,祸所繇生。

* 在线查询两汉造句,用两汉造句,用两汉组词造句,包含两汉的句子。
两汉

关于两汉的诗句

关于两汉的成语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