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造句

“中庸”的解释

中庸[zhōng yōng] 中庸 (汉语词语)中庸,儒家的道德标准,中庸,中用,庸古同用。 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论根源源于人性。出自《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何晏 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内文的写成约在战国末期至西汉之间,作者是谁尚无定论,一说是孔伋所作(子思著《中庸》),载于另一说是秦代或汉代的学者所作。宋朝的儒学家对中庸非常推崇而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则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
用“中庸”造句 第6组

51、尝砥砺言行以庶乎中庸,虑造次颠沛忽忘之,因以中庸自号,故人亦从而称之。

52、而就是因为这样的一种不言明的潜规则,每个人在这个潜规则里都显得无所适从,随着时间的推移,初衷失去了狂热,理志失去了方向,倒回来而不得不佩服祖宗留下来的中庸之道是明哲立身之本。

53、经典四书五经:论语安邦为人,大学明德修身,中庸恰如其分,孟子德治仁政,易经天道酬勤,书经敬德重民,诗经荟萃人文,礼记典章核心,春秋大义永恒。

54、所谓糊涂:孔子发现了,取名中庸;老子发现了,取名无为;庄子发现了,取名逍遥;墨子发现了,取名非攻;板桥发现了,取名糊涂;当代精英发现了,取名和谐。糊涂之难得,在于明白太难。和谐之难得,在于实现太难。所以,有一种明白叫糊涂,有一种糊涂叫明白。

55、古国书卷启历史开端,今华篇章展世界窗口,中庸礼让现代化方针,国泰民安实属强国风范。古今中国,从古至今,熠熠生辉,如同奔流长河,生生不息!

56、曾经的成功显贵,如今也可能蹉跎流泪,一朝的得意心安,也可能几世的难平心底隐瞒,得意不忘形,克制自己,失意不流泪,多调整自己,中庸心态,和谐人生。

57、选择的智慧:用中庸拒绝极端;用理智分析情景;用务实发挥影响;用冷静掌控抉择;用自觉端正态度;用学习累计经验;用勇气放弃包袱;用真心追随智慧.

58、公分母不是自由主义或是中庸思想而仅仅为了选举获胜。

59、中庸之“中”字的涵义是全面的,也是自成系统的,与其相关的“执中”、“中和”、“时中”等概念均由“中”字衍生而来。

60、中庸之道是孔门的看家本领,同时也是人生处世的真谛,更是社会发展所应遵循的准则。

用“中庸”造句 第7组

61、关爱人生,珍惜生命,中庸思想,和谐意识以及天人合一等等,至今依然是世界文化遗产之精华。

62、它表现在人的行为中,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中庸之道,表现在社会存在中,是礼治仁政的“群居和一”之道。

63、以家庭血缘关系的爱为起点,推及社会人际之间,至整个宇宙自然。其共同的哲学基础是“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

64、在临朐时,用转运使李中庸荐改官。中庸没,无子,贺为主葬,图其象,岁时祠于家。

65、红枝佳酿、佳里酿树势强,产量高;梅鹿辄树势中庸,产量高。

66、当我们把某种体验形诸语词时,我们已经失落这种体验了。语言似乎只是为平均的中庸的可传达的东西发明的。尼采 

67、中庸思想为孔子首倡,并为历代儒学思想家所继承和充实。

68、灰色是传统的颜色,中庸,凝重,睿智而不卑恭,极具人文色彩。

69、我们的人生态度是不进不退,既不高兴地笑,也不号啕地哭,总是这么呆着,是谓之曰“中庸”。梁遇春 

70、中庸甚至略带保守,体形纤小的苹果电视没有太多新鲜功能,但以花最少的钱得到的是它啥事都能做得游刃有余。

用“中庸”造句 第8组

71、她说:“双方都想刈除中庸的立场、割除现实。”。

72、我们身上的中庸性,妨碍了我们对于自由,对于生命的极端享受。我们驯化的教育背景,我们生命意志的软弱已经注定了,我们只能在对"在路上"的憧憬中度过青春时光。许知远 

73、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傅雷 

74、孔子的中庸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75、在六大类茶中,尤其是普洱茶更能体现出中庸之道,茶性不偏不倚,既能暖胃,又能清肠利便,所以老少皆宜。

76、当分析家在金融废墟中拣拾残余,他们开始擦拭一些尘封的过时字眼:贪婪、中庸、诚信、正直。

77、中庸思想对现代医院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78、善就是幸福。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亚里士多德 

79、它减少了中国政策决策者的中庸思想,并引导他们看清中国的通胀风险对新兴市场的风险。

80、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 

用“中庸”造句 第9组

81、真正的中庸是在追求”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就是要淡泊名利,客服浮躁心理,耐得住寂寞。“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说的是做到至诚,那么就可以做到见微知著,可前知祸福。朱熹 

82、谦虚、勤奋、和善、中庸:你们就是这样希望于人的吗?善良的人?但在我看来,这不过是理想的奴隶,未来的奴隶。尼采 

83、当分析家在金融废墟中拣拾残馀,他们开始擦拭一些尘封的过时字眼:贪婪、中庸、诚信、正直。

84、“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的是对待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不偏不倚”、“中行”、“适中”和“执中”。

85、福慧双修,悲智双运的中庸之道,真的是那么难知难守吗?

86、但是ETA的暴力运动使得中庸的西班牙人的所有支持空洞化,而且巴斯克人的人数也不再增长。

87、中庸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所推崇的儒家“中和”思想与和谐教育理论对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88、这种中庸人格既有重现实、讲实际、倡和谐等突出的优长,也包括了搞调和、易守旧、求自保,缺乏峭直不平之气等消极因素。

89、年份:南宋光宗绍熙年间,一代大儒朱熹将儒家经典礼记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汇集一起刊刻,合称四书。再加上先秦的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朱熹 

90、我们的确很中庸,也崇尚无为,这不正是中国人勤劳努力而与世无争的表现么?

用“中庸”造句 第10组

91、你要及早对配偶的金钱观有深入,才能在双方意见分歧时找到中庸的解决之道。

92、东与西,多与少都并非鱼和熊掌,这是我们理解的相生相克的自然法则,因为它既中庸又特异,正如我们自己以及周围的世界。

93、不尊德性,则学问从而不道;不致广大,则精微无所立其诚;不极高明,则择乎中庸失时措之宜矣。张载 

94、中庸被孔子称为至德,被亚里士多德称为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中庸绝不是一种折中主义。

95、它不像中原文化讲的,叫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谤,一切都是中庸为美的。

96、且受宗法制、中庸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其法律思想带有等级制分明、刑罚具侮辱性等独特特征。

97、这里,我们在对中庸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和较为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来审视和剖析我国教师迁移机制的变革。

98、孔子及以后的儒者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中庸思想作了广泛的发挥。

99、所以,中庸之道成为“学而优则仕”的学问之道,被视为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所必须达到的理想境界。

100、任何黄道状态中庸的星体,其效用介于吉星与凶星之间.

* 在线查询中庸造句,用中庸造句,用中庸组词造句,包含中庸的句子。
中庸

关于中庸的诗句

关于中庸的成语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