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造句

“中庸”的解释

中庸[zhōng yōng] 中庸 (汉语词语)中庸,儒家的道德标准,中庸,中用,庸古同用。 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论根源源于人性。出自《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何晏 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内文的写成约在战国末期至西汉之间,作者是谁尚无定论,一说是孔伋所作(子思著《中庸》),载于另一说是秦代或汉代的学者所作。宋朝的儒学家对中庸非常推崇而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则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
用“中庸”造句 第11组

101、你要及早对配偶的金钱观有一个深入了解,这样才能在双方出现意见分歧时找到一个中庸的解决之道。

102、人类总会选择最安全、最中庸的道路前进,群星就会变成遥不可及的幻梦。阿西莫夫 

103、嫉妒它自己的内在性,它已经学会了更好地了解比以往任何时候,人的心智超越了它的第一个意向,并转中庸绝对内在性,以自己的利润。

104、拥有巨富往往是一种不幸。只拥有中庸之财者幸福无边。希罗多德 

105、而我们这个世界所知的事物的最高效的概念、逻辑与结构,其示例多存在于英语与数学中。从哲学上看,它们最中庸,包念着最多的人类共同同意的部分、同时也是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办法最多、最有效的部分。人们总以为自己生活的世界是由亲人、土地、空气组成的,却忽略了它们同时也是被符号一再重构出来的"。石康 

106、所有的荣誉对于高贵的心灵都是一样的,折射出他们不中庸不苟且的人格,而区别于小人。傅雷 

107、新的历史时期,中庸思想一定能够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与和平崛起作出独特的贡献。

108、小时候所熟知的儿歌有一首说得好。“大学大学,屁股打得烂落!中庸中庸,屁股打得好种葱!”。周作人 

109、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中庸思想的集大成者。

110、如果人们将极端行为归咎于虚荣,将中庸行为归咎于习惯,将小题大作的归咎于恐惧,那是很少会有错的。尼采 

用“中庸”造句 第12组

111、健康就在中庸之道,饮食及运动不能过量亦不能少,最重要是心境平和,心态平衡。

112、“执中无权,欲执一也”,保持中庸而不知权变,就是执于一端。

113、蔡悠心中又是一阵激动,父亲之所以能成为朝中长青藤,中庸之术平衡之道已修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如果他能学得父亲三分之一的功夫,在朝中也会呼风唤雨。

114、在论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朴槿惠引用《中庸》“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说国家之间的相处需要君子之道。

115、当有人热血汹涌骨头发贱大跳忠字舞时,他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他是奴才!与极左、极右相对立的,是中庸之道。

116、桃成蹊的环境很中庸,不会太安静也不会太喧闹,音乐不痛不痒,灯光不明不暗,这样的环境可以给我最大的自由,我认为这是最适合我写作的美丽新世界。

117、在谈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朴槿惠说,国家之间相处需要君子之道,就像《中庸》中所说的“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

118、乔家大院是俗称,它的宅名叫“在中堂”,房主人的名字叫乔致庸,庸是中庸的庸,取其不偏不倚,执两用中之意,所以“定宅名为在中堂”。

119、在谈到东北亚国家间的关系时,朴槿惠引用《中庸》“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一句,认为国家间也需要一种增进互信,共度患难。

120、法海一愣,佩服郭琇淡定从容之余少不得有怨懑,心说什么时候了您老还有心情论文?“老夫以为中庸之根本就是一个‘宜’字,宜者有度就是仁义之道!”。

用“中庸”造句 第13组

121、因为社会的基础归根到底是中庸

122、中庸拿出师傅给的药,也送给了自己的父母两个,已备不时之须,毕竟那是修仙才有的灵丹,这下自己离开家也会放心了。

123、在论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朴槿惠引用《中庸》“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说明国家之间的相处需要君子之道。

124、刘先生稍为中庸,在张爱玲之外,又捧出梁实秋、钱锺书两位;同时引童元方拈出的数例语证,以说明“我们的白话文是毁于英译中的‘怪胎’”。

125、在第八回,作者写到宝钗,称她“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这种藏愚守拙的行为背后,也是儒家的中庸思想。

126、也是从武术中,妥木斯接受了中国哲学中“无过与不及”的“中庸之道”思维。

127、中国文化以中庸、仁义、和合为主脉和根基,总是以君子之腹度小人之心,对殖民侵略者这种从未见过的小人之小、小人之坏、小人之强认识不够。

128、中庸之道,在于取长补短,革故鼎新,用最好的方法,进而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129、大厅内矗立起一座六米高的巨大木柱,称之为“目标塔”,木柱两侧悬挂摘录自《中庸》的“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的条幅。

130、当然,这些说起来,好像有些迂缓,但人文素质的“素”,正像《中庸》所说“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的“素”一样,是一种长期的行为。

用“中庸”造句 第14组

131、为此,除了在进货时严格检验质量外,作霖在其父的支持下,决定自产自销,开设了一家“庸民织染厂”,寓意“中庸之道”、“为民所用”。

132、咱们祖先给这种境界,创造了一个形象优美的词——慎独,即《中庸》里说的,“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133、比如,“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过犹不及”、“不得中性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允执其中”云云。

134、***在一篇文章中引用《礼记·中庸》中的话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135、毕竟惟有上智下愚者才能做到心无所扰,这世上还是中庸者居多,想法多、顾虑多、问题多,遇事便容易瞻前顾后,这可不是一个士兵应有的心态。

136、为了求证“中庸”思想的真谛,也为了寻找打开生活中困扰的思想钥匙,我在“困而学之”的情急之下,拿起了《论语》。

137、遭时制宜,质文迭用,应之以通变,通变之以中庸

138、唯孔安国、毛公、王璜、贾逵之徒独非之,相承以为妖妄,乱中庸之典。

139、一本《千字文》,一本《论语》,还有《大学》、《中庸》以及一枝廉价的毛笔,一个烧制极不规则的砚台,还有一块墨棒一些废纸。

140、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反对极端、允执其中的中庸观念,仍然不乏战略和策略上的价值。

用“中庸”造句 第15组

141、此人处世奉行中庸之道,凡事都是向姚崇看齐,随声附和,从不辩驳,人称伴食宰相。

142、董卿唇色偏红,齿列整齐、齿色偏白,声音又偏向柔美,咬字清晰,具有此相的女子和丈夫关系甜蜜,最大的优点是性格中庸且善解人意。

143、事实上中国人的传统是“中庸”和“克已复礼(这里礼解释成规则)”现在也不是忘记了,而是研究潜规则不是大规则。

144、四皓尚谦让,行中庸,薄名利,鄙财富,能进能退,能官能民,退不言功,功不受赏。

145、做人上头中庸些无妨,最怕作文写字绘画上也将这满纸秋色分得均匀,行文时笔下若无奇峰突起,小心看得人昏昏欲睡。

146、前4个字偏雅,典出《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

147、这一曲唱的气韵生动,中庸含蕴,却又是哀而不伤,尤其是唱到最后那一句“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148、“困知勉行”出自《礼记·中庸》,“或困而知之……或勉强而行之。

149、鲁迅这篇小说写了不到十行字,就完整深刻地揭示了中庸之道的无奈和尴尬,揭露出人情世态的荒诞与复杂。

150、孟轲敦素史鱼秉直庶几中庸劳谦谨敕聆音察理鉴貌辨色。

* 在线查询中庸造句,用中庸造句,用中庸组词造句,包含中庸的句子。
中庸

关于中庸的诗句

关于中庸的成语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