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理造句

“佛理”的解释

佛理[fó lǐ] 佛理 佛陀的教导以四圣谛为根本。四圣谛中的第一圣谛是苦圣谛。那么,什么是苦呢? 有人听到佛教讲苦,就认为佛教是苦的宗教,是消极、悲观的宗教。其实,这里所讲的苦,并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痛苦的苦。那它是什么意思呢? 苦,在这里特指生命现象。 佛教有一部很重要的禅修论著叫做《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该论解释说:苦,巴利语为dukkha,由du(下劣的)+kha(空无的)构成。因为生命是许多祸害的依处,亦即是说有了生命就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圆满,所以说是下劣。同时,生命在根本上并不存在那些愚痴的人们所执着的恒常、清净、快乐、自我的本质,所以说是空无。因为下劣和空无,所以称为“苦”。
用“佛理”造句 第1组

1、佛理对其贬逐心态的调整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人生道路随之有了很大的改变。

2、又着力宣传佛理,阐述对佛教教义的解悟。

3、玄言诗的新定义承认了佛理内容,也将玄言诗置于说理诗范围做出标定。

4、他的散文创作充满了佛理禅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5、佛的队伍因佛理的流衍,各宗派的解释而发展,还有许多不太著名的佛,与那些名头巨大的佛组成了这一佛国第一阶层。

6、“朝闻道夕闻道,找寻佛理消烦恼,东知道西知道,这山又看那山高,春雨丰枝雪落叶,欢喜证得不知道”这段念经一样的话让网友直呼看不懂。

7、佛理博大精深,教宗与佛陀舌战三日三夜,百辞莫辩,百万信徒深受感化,诚心向佛。

8、人生是一场又一场的约会,每一次约会,都抱持禅门中“一期一会”的稀有心情,这一会是唯一珍贵的,是稍纵即逝,犹如夜半的昙花一现。浴佛节分享佛理

9、困难是暂时的,所以既不要把一时的困难看得太重,也不要把一时的助缘和条件看得太重,这都不算什么。财富不是福,法福才是福;世间的聪明不是智慧,能修持正法、能明白佛理才是智慧,才是最重要的。海涛法师 

10、佛教在对本土文化的曲迎中曲藏原始佛义,悲悯被消释,佛理清谈成了论辩技巧、华美言辞的演练场,佛学成为士人摩登的标识.

用“佛理”造句 第2组

11、傅亮之父为傅瑗,与郗超友善,谢、傅、郗三人经常相互研讨佛理,《出三藏记集》卷十二所载陆澄《法论目录》中有三人探讨佛理的书信目录。

12、他转眼逼死了四人,却又行若无事的抚恤后事,奇怪的是,数千兵卫眼中竟毫无异色,仿佛理所应当一般。

13、苦行僧是大庙不收,小庙不留的僧人,一直在外行走,幕天席地,餐风饮露,尝尽世间之苦,从中参悟佛理

14、和尚,你心不能行启蛰之杀,手不忍折方长之条,却在这里整日间看守着妖族的妖泠夫人,岂不是颠倒阴阳,违背佛理?

15、全句关键是“住”和“心”二字,住,指的是人对世俗、对物质的留恋程度;心,指的是人对佛理禅义的领悟。

16、关键是“住”和“心”二字,住,指的是人对世俗、对物质的留恋程度;心,指的是人对佛理禅义的领悟。

17、张入云未曾料到自己这个看似稚拙的六师兄,竟能说出一番近似佛理的话来,不由一时震惊。

* 在线查询佛理造句,用佛理造句,用佛理组词造句,包含佛理的句子。

关于佛理的诗句

关于佛理的成语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