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戏造句

“傩戏”的解释

傩戏[nuó xì] 傩戏 傩戏,中国戏曲剧种,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歌舞、戏剧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 傩戏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和戏乐成分的礼仪祀典。大约在宋代前后,傩仪由于受到民间歌舞、戏剧的影响,开始衍变为旨在酬神还愿的傩戏。 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傩戏在不同民族和地区,名称不一,如傩堂戏、端公戏、师道戏、僮子戏、地戏、关索戏等。 傩戏以面具为其艺术造型的重要手段,内容多与宗教鬼神有关;傩戏表演者,按角色戴彩绘面具,俗称“脸子”,分列为一未、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贴旦、八小生;其表演俗称“跳傩”,场面多伴以锣鼓。代表剧目有《捉黄鬼》、《刘文龙赶考》、《孟姜女》、《张文显》、《陈州放粮》、《薛仁贵征东》、《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 2006年至2014年,傩戏(武安傩戏、池州傩戏、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万载开口傩、仡佬族傩戏、鹤峰傩戏、恩施傩戏、任庄扇鼓傩戏、德安潘公戏、梅山傩戏、荔波布依族傩戏临武傩戏、庆坛)相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用“傩戏”造句 第1组

1、 因之,保护贵池傩戏的一切措施和机制,均应围绕着宗族展开。

2、 他想用这些从贵州买回的傩戏面具装饰书房.

3、 贵州傩文化主要表现在傩戏的演出中。

4、 旨在阐释,池州傩戏是一种泛宗教的民间信仰体系,它是民众现实生活的精神化表征。

5、 傩戏是起源于原始宗教的一种民间戏剧艺术,被称为当今戏剧的“活化石”。

6、 说明藏戏并不属于“傩戏型”戏剧,而是典型的佛教戏剧。

7、 傩戏和能分别是中国和日本的重要的戏剧形式。

8、 他创作的中国话剧结合了中国古代的傩戏、皮影、戏曲和说唱。

9、 佩戴面具是傩戏表演的典型特征之一,面具是傩文化中最具象最直观的象征符号,因而也就最直接地反映了傩文化的发展状况和兴衰历程。

10、 古城里的主要戏种有阳戏、辰河高腔、傩戏、汉戏、苗剧等。

用“傩戏”造句 第2组

11、 宗教色彩浓郁的傩戏面具、记录瑶族130多个人物活动的长达15米的道公画长卷,手工刺绣的藏族经卷、鄂伦春族独特的建筑“撮罗子”等,令民众大饱眼福。

12、 傩戏演员年龄偏老,年轻演员少,演员后继乏人的情况已摆在面前。

13、 文章从词语、句法、语音节奏和修辞等四个方面来论述黔北仡佬族傩戏剧本的语言风格,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14、 湖南共有19种地方戏,包括传播广泛的湘剧、花鼓戏、昆曲、祁剧、汉剧、巴陵戏,还有独具地方特色的苗剧、阳戏、辰河戏、花灯戏、荆河戏、傩戏等。

15、 以怪才王永梭为中心,有庄有谐,有雅有俗;并将谐剧与俳优、滑稽戏、傩戏、元杂剧作比较探讨,这是理论家写通俗文章不同于常人之处。

* 在线查询傩戏造句,用傩戏造句,用傩戏组词造句,包含傩戏的句子。
傩戏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