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思造句

“焦思”的解释

焦思[jiāo sī] 焦思 焦苦思虑。《史记·夏本纪》:“ 禹 伤先人父 鲧 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三十年,过家门不敢入。” 曹禺 等《胆剑篇》第三幕:“他的形容比在石室中显得更憔悴了,面色黑了一些,锁着眉尖,仿佛焦思着甚么。”
用“焦思”造句 第1组

1、 情况并没有发展到严重的程度,我却看他变得苦心焦思,愁闷万状。

2、 他为这个问题劳心焦思了好些天.

3、 老板焦思苦虑,最后终于决定请日本人管理这家工厂。

4、 两京刚建,政务正繁,卿劳心焦思,不顾身家,前后二十余年,多次挽救危难。

5、 采菱苦心焦思,继母的话虽然阴损,却也不无道理。

6、 一曰能勤勉,“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7、 圣贤胼手胝足,劳心焦思,惟天下之安而后乐。

8、 “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造 句 网)。

9、 披星戴月,饱历风霜,劳身焦思而细虑治水良策,薄衣节食而着力平水息浪。

10、 劳身焦思补四方,叫声姑娘你别慌。

用“焦思”造句 第2组

11、 《史记·夏本纪》写禹治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12、 如松山之役,我颇劳心焦思,亲披坚执锐。

13、 祭文热情歌颂了大禹“苦身焦思,忘家忘我”的崇高精神,颂扬了古越大地“政通人和,物阜民丰”的盛世景象,表达了“再接再厉,重铸辉煌”的坚定信心。

14、 看到安重根义士的书法作品“国家安危劳心焦思”,深为中国政府成立国安会而欣慰。

15、 即便如此彰子对他怀有敬意是因为他很关心彰子,焦思苦虑的危彰子费了很多心。

16、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17、 终日心烦虑乱,势神焦思,而病且日加。

18、 这是决策者劳心焦思、忍辱负重的一条路。

19、 党员干部必须有为百姓苦心焦思、为天下昧旦晨兴的自我觉醒。

20、 他“劳身焦思”,“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终于在“诸侯百姓”的共同努力之下,制服了洪水。

用“焦思”造句 第3组

21、 梅氏被搞得莫名其妙,百思不得其解,整日里坐立不安,焦思苦虑,茶饭不香。数月下来,美貌丰腴的梅氏变得精瘦,脸色蜡黄,两鬓的青丝也愁得白了。

22、 古之“卧薪尝胆”之传说,说的是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句践反(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23、 楼兰王不敢得罪任何一方,只得同时应承,暗地里却惴惴不安,苦心焦思后,想出了一条两全之策。

24、 为了寻找一种最新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突破这一岩石力学中的古老难题,谢和平劳心焦思,废寝忘食。

25、 如先生墓志铭所记的那样,肉体的胡适,为学术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已敝精劳神以致身死并安息了。

26、 据多尔衮自己说,他之所以体弱神疲,是由于关外松山之战时亲自披坚执锐、劳心焦思种下的病根。

27、 近四十年过去了,当年我们曾经有过多的追求向往,甚至为之苦心焦思、愁肠寸断的目标,今天都一一得以实现,抚今追昔怎能不使人感慨呢。

28、 当郭天叙、张天祐等长期为在小天地里争权夺利和获得美名高位而劳心焦思,既得之后,又不免沾沾自喜,自我陶醉一番之时,朱元璋早已马不停蹄,开始新的征战。

29、 其中,有皇帝对蹇义建设北京等国事“器度宏远”,“随事筹划,劳心焦思,以义殉国,不遑身家”的特旌表彰。

30、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用“焦思”造句 第4组

31、 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为了雪耻报仇复国,每天睡在柴草上,“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出入尝之,不绝于口”。

32、 焦思苦虑着逃出去,不停偷偷的解着脚链,却是徒劳无功。

33、 他们从来也不为个人的得失焦思苦虑。

34、 纪昀善体朕意,劳心焦思,尽瘁馆务,忠勤可嘉。

35、 自古明王圣帝,焦思劳神,惴若纳隍,坐以待旦,莫不居之则兢畏,去之则逸安。

36、 禹既尽心尽力又充满智慧,他全身心投入治水,“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

37、 于是,修版师们苦心焦思,最后决定把照片上的卫兵请走,再画上克里姆林宫内的景致,甚至还要画上枝型烛台。

* 在线查询焦思造句,用焦思造句,用焦思组词造句,包含焦思的句子。

关于焦思的诗句

关于焦思的成语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