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貫之的读音 一以貫之的意思

【解释】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出处】《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示例】据谷超豪等人回忆,凡遇应当参加的讨论会,苏先生向来是风雨无阻,几十年间~。 ◎刘征泰《苏步青》【近义词】始终如一、有始有终、善始善终【反义词】虎头蛇尾、有始无终【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宾语;含褒义
  • guàn
  • zhī

“一以貫之”的读音

拼音读音
[yī yǐ guàn zhī]
汉字注音:
ㄧ ㄧˇ ㄍㄨㄢˋ ㄓ
简繁字形:
一以贯之
是否常用:

“一以貫之”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在一切事物中。后亦泛指一种思想或理论贯通始终。

辞典解释

一以贯之  yī yǐ guàn zhī  ㄧ ㄧˇ ㄍㄨㄢˋ ㄓ  

语出《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指用一种道理贯通于各类事物之中。
《三国志.卷一三.魏书.钟繇传》:「先帝圣德,固天所纵,坟典之业,一以贯之。」
《五灯会元.卷一六.签判刘经臣居士》:「良哉孔子之言,默而识之,一以贯之。」

网络解释

【解释】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出处】《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示例】据谷超豪等人回忆,凡遇应当参加的讨论会,苏先生向来是风雨无阻,几十年间~。 ◎刘征泰《苏步青》

【近义词】始终如一、有始有终、善始善终

【反义词】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宾语;含褒义

“一以貫之”的单字解释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以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同“”。
】: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一以貫之”的相关词语

* 一以貫之的读音是:yī yǐ guàn zhī,一以貫之的意思:【解释】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出处】《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示例】据谷超豪等人回忆,凡遇应当参加的讨论会,苏先生向来是风雨无阻,几十年间~。 ◎刘征泰《苏步青》【近义词】始终如一、有始有终、善始善终【反义词】虎头蛇尾、有始无终【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宾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