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巾包紮法的读音 三角巾包紮法的意思

辞典解释三角巾包扎法  sān jiǎo jīn bāo zā fǎ     用三角巾的包扎来保护伤口的急救技术。分为头部、面颊带状、悬臂吊带等包扎法。
  • sān
  • jiǎo
  • jīn
  • bāo

“三角巾包紮法”的读音

拼音读音
[sān jiǎo jīn bāo zā fǎ]
汉字注音:
ㄙㄢ ㄐㄧㄠˇ ㄐㄧㄣ ㄅㄠ ㄗㄚ ㄈㄚˇ
简繁字形:
三角巾包扎法
是否常用:

“三角巾包紮法”的意思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三角巾包扎法  sān jiǎo jīn bāo zā fǎ  ㄙㄢ ㄐㄧㄠˇ ㄐㄧㄣ ㄅㄠ ㄗㄚ ㄈㄚˇ  

用三角巾的包扎来保护伤口的急救技术。分为头部、面颊带状、悬臂吊带等包扎法。

网络解释

“三角巾包紮法”的单字解释

】: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jiǎo]1.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角。犀角。2.形状像角的;物体边缘相接的部分:菱角。桌子角。3.数学上指由一点发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4.中国辅币名。一元的十分之一。5.古时军中吹的乐器:号角。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jué]1.竞赛:角斗。2.角色:名角儿。主角儿。3.古代盛酒的器物。4.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相当于简谱的“3”。
】:擦东西或包裹、覆盖东西的小块的纺织品:手巾。毛巾。头巾。围巾。领巾。枕巾。
】:1.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包书。包饺子。头上包着一条白毛巾。2.包好了的东西:药包。邮包。打了个包。3.装东西的口袋:书包。把零碎东西装进包儿里。病包儿。坏包儿。淘气包儿。4.用于成包的东西:两包大米。一大包衣服。5.物体或身体上鼓起来的疙瘩:树干上有个大包。腿上起了个包。6.毡制的圆顶帐篷:蒙古包。7.围绕;包围:火苗包住了锅台。骑兵分两路包过去。8.容纳在里头;总括在一起:包含。包罗。无所不包。9.把整个任务承担下来,负责完成:包医。包教。包片儿(负责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围的工作)。10.姓。
】:[zhā]同“扎1”。[zā]同“扎3”。
】:1.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受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称,包括法律、法令、条例、命令、决定等:合法。犯法。变法。军法。婚姻法。绳之以法。依法治国。2.方法;方式:办法。用法。土法。加法。这件事没法儿办。3.标准;模范;可以仿效的:法帖。法书。取法乎上。4.仿效;效法:师法。法其遗志。5.佛教的道理:佛法。现身说法。6.法术:作法。斗(dòu)法。7.姓。8.指法国:法语。法文。9.法拉的简称。一个电容器,充以1库电量时,电势升高1伏,电容就是1法。

“三角巾包紮法”的相关词语

* 三角巾包紮法的读音是:sān jiǎo jīn bāo zā fǎ,三角巾包紮法的意思:辞典解释三角巾包扎法  sān jiǎo jīn bāo zā fǎ     用三角巾的包扎来保护伤口的急救技术。分为头部、面颊带状、悬臂吊带等包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