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君臣的读音 五位君臣的意思

五位君臣 五位君臣,佛教禅宗曹洞宗的教义和教学方法。用“正”(体、空、真、理净)、“偏”(用、有、俗、事染)、“兼”(非正非偏,亦即中道)三个概念,配以“君”、“臣”之位,用以分析佛教真如与其派生之世界万有的关系;亦用作教授不同对象的方法。共有五种,但名目不很一致。据《人天眼目》卷三:(1)正位,即是君位。指真如本体,“本来无物”。(2)偏位,即是臣位。指万有事相。(3)偏中正,即“臣向君”。指唯见真如, 不见事相,“舍事入理”。(4)正中偏, 即“君视臣”。指唯见事相, 不见真如,“背理就事”。(5)兼带, 即“君臣合道”。指将体用、真俗、理事、净染等统一起来, 不要偏于一边。同书, 另列五位功勋图:(1)正中偏, 即君位;(2)偏中正, 即臣位;(3)正中来,即君视臣;(4)兼中至,即臣向君;(5)兼中到,即君臣合。含义大体相同。
  • wèi
  • jūn
  • chén

“五位君臣”的读音

拼音读音
[wǔ wèi jūn chén]
汉字注音:
ㄨˇ ㄨㄟˋ ㄐㄩㄣ ㄔㄣˊ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五位君臣”的意思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五位君臣  wǔ wèi jūn chén  ㄨˇ ㄨㄟˋ ㄐㄩㄣ ㄔㄣˊ  

中国禅宗曹洞宗的教法。由洞山良价和弟子曹山本寂所共创,用以诱导弟子。五位君臣,是空理和现象关系的说明。五位,指正位、偏位、偏中正、正中来、兼带。将五位配以君臣则君为正位,臣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视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带。
《人天眼目.卷三》:「僧问曹山五位君臣旨诀,山云:『正位即属空界,本来无物;偏位即色界,有万形像;偏中正者,舍事入理,正中来者,背理就事,兼带者,冥应众缘,不随众有,非染非净,非正非偏。』」

网络解释

五位君臣

五位君臣,佛教禅宗曹洞宗的教义和教学方法。用“正”(体、空、真、理净)、“偏”(用、有、俗、事染)、“兼”(非正非偏,亦即中道)三个概念,配以“君”、“臣”之位,用以分析佛教真如与其派生之世界万有的关系;亦用作教授不同对象的方法。共有五种,但名目不很一致。据《人天眼目》卷三:(1)正位,即是君位。指真如本体,“本来无物”。(2)偏位,即是臣位。指万有事相。(3)偏中正,即“臣向君”。指唯见真如, 不见事相,“舍事入理”。(4)正中偏, 即“君视臣”。指唯见事相, 不见真如,“背理就事”。(5)兼带, 即“君臣合道”。指将体用、真俗、理事、净染等统一起来, 不要偏于一边。同书, 另列五位功勋图:(1)正中偏, 即君位;(2)偏中正, 即臣位;(3)正中来,即君视臣;(4)兼中至,即臣向君;(5)兼中到,即君臣合。含义大体相同。

“五位君臣”的单字解释

】:1.四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见〖工尺〗。
】:1.所在或所占的地方:部位。座位。各就各位。2.职位;地位:名位。3.特指君主的地位:即位。在位。篡位。4.一个数中每个数码所占的位置:个位。百位。十位数。5.用于人(含敬意):诸位。各位。家里来了几位客人。6.姓。
】:1.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2.敬辞。称对方:汪君。诸君。
】:1.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忠臣。君臣。2.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3.姓。

“五位君臣”的相关词语

* 五位君臣的读音是:wǔ wèi jūn chén,五位君臣的意思:五位君臣 五位君臣,佛教禅宗曹洞宗的教义和教学方法。用“正”(体、空、真、理净)、“偏”(用、有、俗、事染)、“兼”(非正非偏,亦即中道)三个概念,配以“君”、“臣”之位,用以分析佛教真如与其派生之世界万有的关系;亦用作教授不同对象的方法。共有五种,但名目不很一致。据《人天眼目》卷三:(1)正位,即是君位。指真如本体,“本来无物”。(2)偏位,即是臣位。指万有事相。(3)偏中正,即“臣向君”。指唯见真如, 不见事相,“舍事入理”。(4)正中偏, 即“君视臣”。指唯见事相, 不见真如,“背理就事”。(5)兼带, 即“君臣合道”。指将体用、真俗、理事、净染等统一起来, 不要偏于一边。同书, 另列五位功勋图:(1)正中偏, 即君位;(2)偏中正, 即臣位;(3)正中来,即君视臣;(4)兼中至,即臣向君;(5)兼中到,即君臣合。含义大体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