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諸子的读音 先秦諸子的意思

辞典解释先秦诸子  xiān qín zhū zǐ     秦统一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学术重心由王官转往民间,孔子、老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统称为「先秦诸子」。
  • xiān
  • qín
  • zhū

“先秦諸子”的读音

拼音读音
[xiān qín zhū zǐ]
汉字注音:
ㄒㄧㄢ ㄑㄧㄣˊ ㄓㄨ ㄗˇ
简繁字形:
先秦诸子
是否常用:

“先秦諸子”的意思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先秦诸子  xiān qín zhū zǐ  ㄒㄧㄢ ㄑㄧㄣˊ ㄓㄨ ㄗˇ  

秦统一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学术重心由王官转往民间,孔子、老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统称为「先秦诸子」。

网络解释

“先秦諸子”的单字解释

】:1.时间或次序在前的(跟“后”相对):先进。先例。事先。领先。争先恐后。有言在先。2.表示某一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前:他比我先到。我先说几句。3.暂时:这件事情先放一放,以后再考虑。4.祖先;上代:先人。5.尊称死去的人:先父。先烈。先哲。6.先前:小王的技术比先强多了。你先怎么不告诉我?7.姓。
】:1.周朝国名(前770—前221)。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770年周封秦襄公为诸侯。在今甘肃、陕西一带。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秦朝。2.朝代名(前221—前206)。秦始皇嬴政建立。建都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6年为刘邦领导的起义军所灭。3.指陕西和甘肃。特指陕西。
】:1.眾多、各個:“諸事”、“諸子百家”、“諸善男子,善女人”。2.所有、一切。《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諸以前妖惡禁錮者,一皆蠲除之,以明棄咎之路。”《明史•卷二•太祖本紀》:“諸遭亂為人奴隸者復為民。”3.之於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於”是介詞:“付諸行動”。《論語•衛靈公》:“子張書諸紳。”4.之乎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乎”是助詞。《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5.於。《禮記•祭義》:“是故君子合諸天道,春禘秋嘗。”6.他、之。《論語•學而》:“告諸往而知來者。”7.姓。如明代有諸茂卿。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先秦諸子”的相关词语

* 先秦諸子的读音是:xiān qín zhū zǐ,先秦諸子的意思:辞典解释先秦诸子  xiān qín zhū zǐ     秦统一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学术重心由王官转往民间,孔子、老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统称为「先秦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