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四调的读音 八十四调的意思

八十四调 最早提出八十四调理论的是梁武帝萧衍,《隋书·音乐志》 记载,他自造四通十二笛,又引入五正、二变之音,旋相为宫,故十二笛可得八十四调。
  • shí
  • diào

“八十四调”的读音

拼音读音
[bā shí sì diào]
汉字注音:
ㄅㄚ ㄕˊ ㄙˋ ㄉㄧㄠˋ
简繁字形:
八十四調
是否常用:

“八十四调”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我国宫调理论中﹐以十二律旋相为宫﹐构成十二均;每均都可构成七种调式﹐共得八十四调。理论上的八十四调﹐首先见于《隋书.万宝常传》及《音乐志》开皇七年乐议中郑译的话。八十四调理论的提出﹐促进了律制的改革。宋燕乐二十八调﹑七宫十二调﹐元明诸种宫调﹐都凭借八十四调的相互关系而明确了它们在十二律宫调体系中的确切音位。

辞典解释

八十四调  bā shí sì diào  ㄅㄚ ㄕˊ ㄙˋ ㄉㄧㄠˋ  

我国古代音乐的宫调理论中,以宫、商、角、征、羽、变宫、变徵七声音阶配合黄钟、大吕、大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吕定音,共可得八十四调。如黄钟宫、大吕宫即以黄钟或大吕为宫音。
《隋书.卷一四.音乐志中》:「律有七音,音立一调,故成七调十二律,合八十四调,旋转相交,尽皆和合。」

网络解释

八十四调

最早提出八十四调理论的是梁武帝萧衍,《隋书·音乐志》
记载,他自造四通十二笛,又引入五正、二变之音,旋相为宫,故十二笛可得八十四调。

“八十四调”的单字解释

】:1.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
】:1.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1.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diào]1.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2.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3.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4.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5.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6.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7.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8.调动:岗位调整。9.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10.调查:调研。内查外调。11.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12.调换:调座位。[tiáo]1.搭配均匀,配合适当:调和。调谐。风调雨顺。饮食失调。2.使搭配均匀,使协调:调配。调味。3.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调停。调处。4.调剂:以临万货,以调盈虚。5.调理使康复:调养。调摄。6.调教;训练:有膂力,善调鹰隼。7.挑逗;戏弄:调笑。调情。调戏。酒后相调。[zhōu]朝,早晨:《广韵·平尤》:“调,朝也。”

“八十四调”的相关词语

* 八十四调的读音是:bā shí sì diào,八十四调的意思:八十四调 最早提出八十四调理论的是梁武帝萧衍,《隋书·音乐志》 记载,他自造四通十二笛,又引入五正、二变之音,旋相为宫,故十二笛可得八十四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