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家的读音 八大家的意思

八大家 八大家 地名 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临海镇境内,现八大家居民委员会仍用其名。 起源于同治年间(十九世纪中叶),距今约150多年。那时,这里的土地属王姓所有,面积达2770多顷,经营这片土地的是王廷矮(武举)、王廷连(武举)、王廷珍(赶考未中)、王廷中、王廷桂和王大塔叔侄六户。他们建宅于盐河(现已淤塞)东岸的高墩上(现镇政府东侧),加上马步祥、史国州两个盐霸的房子,共八家连成一片。在当时地广人稀荒滩草地上,十分引人注目。因此,当地居民与过往行人称此地为“八大家”,一直相沿至今。
  • jiā

“八大家”的读音

拼音读音
[bā dà jiā]
汉字注音:
ㄅㄚ ㄉㄚˋ ㄐㄧㄚ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八大家”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对唐﹑宋八位著名古文作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的合称。详"唐宋八大家"。 2.清曹尔堪﹑宋琬﹑沈荃﹑施闰章﹑王士禄﹑王士禛﹑汪琬﹑程可则皆工诗﹐称"海内八大家"。见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程可则》。 3.清袁枚﹑邵齐焘﹑刘星炜﹑吴锡麟﹑曾燠﹑洪亮吉﹑孙星衍﹑孔广森俱工骈文﹐亦号"八大家"。见清吴鼒编《八家四六文钞》。

辞典解释

八大家  bā dà jiā  ㄅㄚ ㄉㄚˋ ㄐㄧㄚ  

唐宋古文八大家。参见「唐宋古文八大家」条。

清代骈文八大家。即袁枚、邵荀慈、刘星炜、吴锡麒、曾燠、洪亮吉、孙星衍、孔广森八人,皆长于骈文,吴鼒选为骈文八大家。

网络解释

八大家

八大家 地名 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临海镇境内,现八大家居民委员会仍用其名。 起源于同治年间(十九世纪中叶),距今约150多年。那时,这里的土地属王姓所有,面积达2770多顷,经营这片土地的是王廷矮(武举)、王廷连(武举)、王廷珍(赶考未中)、王廷中、王廷桂和王大塔叔侄六户。他们建宅于盐河(现已淤塞)东岸的高墩上(现镇政府东侧),加上马步祥、史国州两个盐霸的房子,共八家连成一片。在当时地广人稀荒滩草地上,十分引人注目。因此,当地居民与过往行人称此地为“八大家”,一直相沿至今。

“八大家”的单字解释

】:1.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
】:[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2.古同“”。
】:[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家。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农家。渔家。船家。东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画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6.学术流派:儒家。法家。百家争鸣。一家之言。7.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两家下成和棋。8.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兄。9.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野”相对):家畜。家禽。家兔。家鸽。家花。10.姓。[jia]1.后缀。2.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学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八大家”的相关词语

* 八大家的读音是:bā dà jiā,八大家的意思:八大家 八大家 地名 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临海镇境内,现八大家居民委员会仍用其名。 起源于同治年间(十九世纪中叶),距今约150多年。那时,这里的土地属王姓所有,面积达2770多顷,经营这片土地的是王廷矮(武举)、王廷连(武举)、王廷珍(赶考未中)、王廷中、王廷桂和王大塔叔侄六户。他们建宅于盐河(现已淤塞)东岸的高墩上(现镇政府东侧),加上马步祥、史国州两个盐霸的房子,共八家连成一片。在当时地广人稀荒滩草地上,十分引人注目。因此,当地居民与过往行人称此地为“八大家”,一直相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