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據的读音 公據的意思

公据 公据是汉语词语,是指宋代的一种官方钞券。
  • gōng

“公據”的读音

拼音读音
[gōng jù]
汉字注音:
ㄍㄨㄥ ㄐㄩˋ
简繁字形:
公据
是否常用:

“公據”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官府的凭据。 2.宋代的一种官方钞券。

辞典解释

公据  gōng jù  ㄍㄨㄥ ㄐㄩˋ  

南宋的官票。
《宋史.卷一八一.食货志下三》:「二十九年,印公据、关子,付三路总领所。」

网络解释

公据

公据是汉语词语,是指宋代的一种官方钞券。

“公據”的单字解释

】:1.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公款。公物。公事公办。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分母。公议。公约。3.属于国际间的:公海。公制。公历。4.使公开: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买公卖。大公无私。秉公办理。6.公事;公务:办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诸公。张公。10.丈夫的父亲;公公:公婆。11.属性词。(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公羊。这只小鸡是公的。
】:[jù]1.依靠,依從。2.依照,根據。3.定,安。4.按着。5.證據。6.指憑據。即用作證明的書面文件。7.占有,占據,處於。8.抵拒。9.跨;蹲。10.確實。11.古印度長度單位。約相當於晉時的十里。12.姓。[jǐ]搏擊;爪持。

“公據”的相关词语

* 公據的读音是:gōng jù,公據的意思:公据 公据是汉语词语,是指宋代的一种官方钞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