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車之會的读音 兵車之會的意思

【解释】春秋时齐桓公争霸,屡次与诸侯会盟,其中在鲁僖公年间的四次,齐国带有军队,你为“兵车之会”。【出处】《公羊传·僖公二十一年》:“请君以兵车之会往宋。”【示例】寡人用~三,衣裳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四回【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武装会盟
  • bīng
  • chē
  • zhī
  • huì

“兵車之會”的读音

拼音读音
[bīng chē zhī huì]
汉字注音:
ㄅㄧㄥ ㄔㄜ ㄓ ㄏㄨㄟˋ
简繁字形:
兵车之会
是否常用:

“兵車之會”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谓因征讨之事会盟诸侯。对"衣裳之会"而言。

网络解释

【解释】春秋时齐桓公争霸,屡次与诸侯会盟,其中在鲁僖公年间的四次,齐国带有军队,你为“兵车之会”。

【出处】《公羊传·僖公二十一年》:“请君以兵车之会往宋。”

【示例】寡人用~三,衣裳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四回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武装会盟

“兵車之會”的单字解释

】:1.战士;军队:当兵。兵种。2.军队中的最低等级:上等兵。3.武器:兵工厂。短兵相接。4.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书。纸上谈兵。
】:[chē]1.陸地上靠輪子轉動而運行的交通工具:“汽車”、“火車”。通稱為“車子”。2.利用輪軸轉動的機械:“紡車”、“風車”、“水車”。3.牙床。《左傳•僖公五年》:“輔車相依,脣亡齒寒。”杜預•注:“輔,頰輔之車,牙車。”孔穎達•正義:“牙車,牙下骨之名。”4.量詞。計算車載物的單位:“一車砂石”。5.姓。如漢代有車順。6.二一四部首之一。7.利用機器轉動來加以縫紉:“車布邊”、“車衣服”、“車鞋面”。8.用機械將物品切削成圓形:“車圓”、“車碗”、“車玻璃”。9.用水車將水引至高處。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七•樂》:“車水竭池,窮池索之。”10.用車搬運:“請把這堆垃圾車走。”[jū]象棋棋子之一。《镜花缘》第七四回:“吕祥蓂連忙叫道:‘小鶯姐姐攔不得,有個馬後砲哩!’話未説完,秦小春隨即用砲把車打了。”
】: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huì]1.蓋子。2.會各;聚會。3.符合;相合。4.盟會。5.開會議論。6.今泛指有一定目的的聚會或集會。7.會見;會面。8.特指宴請。9.指一個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主要城市。10.時機;機會。11.配偶;匹配。12.引申為交配。14.領悟;理解。15.熟習;通曉。表示懂得怎樣做或有能力、善於做某事。16.理趣。17.指懂事;知趣。18.相成,調配。19.表示有可能實現。20.副詞。恰巧;適逢。21.副詞。應當;總會。22.連詞。相當於“與”、“同”、“和”。23.猶類。24.猶回、遍。25.付給,支付。26.指文書。27.宋代發行的一種紙幣“會子”的簡稱。28.某些團體或組織。29.民間一種小規模經濟互助形式,入會者按期平均交款,分期輪流使用。30.舊時民間朝山進香或酬神祈年時所組織的集體活動。31.中醫經絡穴位名。32.災厄;厄運。33.會試;會試及第。34.相對。35.表示很短的時間。36.古代曆法用語。三十年為一世,十二世為一運,三十運為一會,十二會為一元。每會一萬零八百年。參閱宋·邵雍《皇極經世書》卷一。37.同“”。雜彩色。38.同“”。祈福除殃的祭祀。39.同“”。40.姓。[kuài]1.總計。2.縫隙。3.同“”。古國名。4.同“”。古代的一種旗幟。5.同“”。買賣的居間人。6.見“會朝”。7.見“會噎”。8.見“會稽”。

“兵車之會”的相关词语

* 兵車之會的读音是:bīng chē zhī huì,兵車之會的意思:【解释】春秋时齐桓公争霸,屡次与诸侯会盟,其中在鲁僖公年间的四次,齐国带有军队,你为“兵车之会”。【出处】《公羊传·僖公二十一年》:“请君以兵车之会往宋。”【示例】寡人用~三,衣裳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四回【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武装会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