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進政策的读音 冒進政策的意思

辞典解释冒进政策  mào jìn zhèng cè     国家决策者处理国际争端时所采行的政策。当危机发生时,决策者在衡量利益得失后,为维护本国利益所采取诉诸战争的冒险政策。
  • mào
  • jìn
  • zhèng

“冒進政策”的读音

拼音读音
[mào jìn zhèng cè]
汉字注音:
ㄇㄠˋ ㄐㄧㄣˋ ㄓㄥˋ ㄘㄜˋ
简繁字形:
冒进政策
是否常用:

“冒進政策”的意思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冒进政策  mào jìn zhèng cè  ㄇㄠˋ ㄐㄧㄣˋ ㄓㄥˋ ㄘㄜˋ  

国家决策者处理国际争端时所采行的政策。当危机发生时,决策者在衡量利益得失后,为维护本国利益所采取诉诸战争的冒险政策。

网络解释

“冒進政策”的单字解释

】:[mào]1.透出;往上升:冒汗。冒烟。冒火苗子。2.顶着;不顾(危险、恶劣环境等):冒雨。冒险。3.鲁莽;轻率:冒失。冒昧。4.假充:冒名。冒牌。[mò]〔冒顿〕(?—前174)秦汉时匈奴族首领。公元前209年杀父自立为单于。先后打败了东胡、月支、丁零、楼烦、白羊,并进占秦的河套地区,把势力发展到长城以南。他加强内部组织,建立军政制度,发展草原经济,势力十分强大。公元前201年,南下攻至晋阳(今山西太原)。次年汉高祖率军迎战,被围七天七夜。以后汉对其采取和亲政策,但仍常南侵。顿(dú)。
】:同“”。
】:1.政治:政纲。政工人员。2.政府:党政军民。3.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政。邮政。4.指家庭或团体的事务:家政。校政。
】:1.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策。2.古代考试的一种文体,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问,应试者对答:对策。策问。3.我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跟“筹”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诀写在上面以计算乘除和开平方。4.计谋;办法:上策。献策。束手无策。5.谋划;筹划:策反。策应。6.姓。7.古代赶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马的身体,使它向前跑。8.用策赶马:鞭策。策马前进。9.拐杖:扶策而行。

“冒進政策”的相关词语

* 冒進政策的读音是:mào jìn zhèng cè,冒進政策的意思:辞典解释冒进政策  mào jìn zhèng cè     国家决策者处理国际争端时所采行的政策。当危机发生时,决策者在衡量利益得失后,为维护本国利益所采取诉诸战争的冒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