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言吐氣的读音 出言吐氣的意思

【解释】犹言谈吐。指说话。【出处】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魏公]与国夫人卢氏偶坐于堂,公忽微笑不已,夫人讶而讯之,曰:‘此中有乐人孙子,多出言吐气,甚令人笑。’”【示例】王庆听他两个人~,也猜着是黄达了,假意上前来劝,只一枷,望黄达膀上打去。 ◎《水浒传》第一○三回
  • chū
  • yán

“出言吐氣”的读音

拼音读音
[chū yán tǔ qì]
汉字注音:
ㄔㄨ ㄧㄢˊ ㄊㄨˇ ㄑㄧˋ
简繁字形:
出言吐气
是否常用:

“出言吐氣”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犹言谈吐。指说话。

网络解释

【解释】犹言谈吐。指说话。

【出处】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魏公]与国夫人卢氏偶坐于堂,公忽微笑不已,夫人讶而讯之,曰:‘此中有乐人孙子,多出言吐气,甚令人笑。’”

【示例】王庆听他两个人~,也猜着是黄达了,假意上前来劝,只一枷,望黄达膀上打去。 ◎《水浒传》第一○三回

“出言吐氣”的单字解释

】: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tǔ]1.使东西从嘴里出来:吐核儿(húr)。吐痰。2.从口儿或缝儿里长出来或露出来:吐穗儿。吐絮。蚕吐丝。3.说出来:谈吐。吐露。吐字。吐实情。[tù]1.(消化道或呼吸道里的东西)不自主地从嘴里涌出:呕吐。吐血。上吐下泻。2.比喻被迫退还侵占的财物。
】:同“”。

“出言吐氣”的相关词语

* 出言吐氣的读音是:chū yán tǔ qì,出言吐氣的意思:【解释】犹言谈吐。指说话。【出处】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魏公]与国夫人卢氏偶坐于堂,公忽微笑不已,夫人讶而讯之,曰:‘此中有乐人孙子,多出言吐气,甚令人笑。’”【示例】王庆听他两个人~,也猜着是黄达了,假意上前来劝,只一枷,望黄达膀上打去。 ◎《水浒传》第一○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