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置使的读音 制置使的意思

制置使 官名。唐大中五年(851),始 以大臣充诏讨党项行营都统制置等使。
  • zhì
  • zhì
  • shǐ 使

“制置使”的读音

拼音读音
[zhì zhì shǐ]
汉字注音:
ㄓˋ ㄓˋ ㄕˇ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制置使”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官名。唐大中五年设置,经划边防军务,控制地方秩序。宋初不常置。南渡后,因与金作战,设置渐多,多以安抚大使兼任。其秩高者称为"制置大使"。制置使往往辖治数路军务,类似明清的总督。

网络解释

制置使

官名。唐大中五年(851),始 以大臣充诏讨党项行营都统制置等使。

“制置使”的单字解释

】:1.制造:制版。制革。制图。炼制。缝制。这块奖牌是用铜制成的。2.拟订;规定:制定。因地制宜。3.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压制。限制。管制。节制。制伏。4.制度:全民所有制。民主集中制。5.姓。
】:1.搁;放:安置。搁置。漠然置之。置之不理。置诸脑后。2.设立;布置:装置。设置。3.购置:添置。置一些用具。
使】:1.派遣;支使:使唤。使人去打听消息。2.使用:使拖拉机耕地。这支笔很好使。使上点肥料。3.让;叫;致使:办事使群众满意。加强质量管理,使产品合格率不断上升。4.假如。5.奉使命办事的人:使节。大使。公使。特使。学使(科举时代派到各省去主持考试的官员)。

“制置使”的相关词语

* 制置使的读音是:zhì zhì shǐ,制置使的意思:制置使 官名。唐大中五年(851),始 以大臣充诏讨党项行营都统制置等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