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手不離方寸的读音 叉手不離方寸的意思

辞典解释叉手不离方寸  chā shǒu bù lí fāng cùn     拱手于胸前,向人表示恭敬的态度。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后生叉手不离方寸:『小人是村里人,……要往褚家堂那边去的。』」 《儒林外史.第二○回》:「那小厮作了一个揖,叫声『老师父』,叉手不离方寸,说出姓名来。」
  • chā
  • shǒu
  • fāng
  • cùn

“叉手不離方寸”的读音

拼音读音
[chā shǒu bù lí fāng cùn]
汉字注音:
ㄔㄚ ㄕㄡˇ ㄅㄨˋ ㄌㄧˊ ㄈㄤ ㄘㄨㄣˋ
简繁字形:
叉手不离方寸
是否常用:

“叉手不離方寸”的意思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叉手不离方寸  chā shǒu bù lí fāng cùn  ㄔㄚ ㄕㄡˇ ㄅㄨˋ ㄌㄧˊ ㄈㄤ ㄘㄨㄣˋ  

拱手于胸前,向人表示恭敬的态度。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后生叉手不离方寸:『小人是村里人,……要往褚家堂那边去的。』」
《儒林外史.第二○回》:「那小厮作了一个揖,叫声『老师父』,叉手不离方寸,说出姓名来。」

网络解释

“叉手不離方寸”的单字解释

】:[chā]1.叉子,一端有两个以上长齿,用以刺取物体的器具:鱼叉。钢叉。2.用叉子刺取:叉鱼。3.像叉的形状。也指叉形符号:交叉。打叉号。[chà]劈叉,两腿分开成一字形落地,是戏曲、杂技、体操、武术等的一种动作。[chǎ]分开:叉着腿。[chá]堵住;卡住:路口叉住了。
】: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1.相距,隔開:距離。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2.離開,分開:分離。離別。離家。離散(sàn)。離職。離異。離間(jiàn)。支離破碎。3.缺少:辦好教育離不開教師。4.八卦之一,符號是“☲”,代表火。5.古同罹,遭受。6.古同縭,婦女的佩巾。7.〔離離〕形容草木茂盛,如“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8.姓。
】:1.正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东方。双方。4.办法:千方百计。领导有方。5.地点;地区:前方。方言。6.治病的药单:药方。处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积一立方米:土方。8.数学上指自乘的积:乘方。9.副词。正在;方才:方兴未艾。如梦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响度级的单位。将声音与一个1,000赫的纯音试听比较,当两者响度被判断为相同时,后者声压级的分贝数即被定为这个声音响度级的方数。旧写作㕫。11.⑪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一方砚台。两方图章。
】:1.长度单位,10分等于1寸,10寸等于1尺。1市寸合1/30米。2.形容极短或极小:寸功。寸进。寸土。寸步。鼠目寸光。3.凑巧:你来得可真寸。4.姓。

“叉手不離方寸”的相关词语

* 叉手不離方寸的读音是:chā shǒu bù lí fāng cùn,叉手不離方寸的意思:辞典解释叉手不离方寸  chā shǒu bù lí fāng cùn     拱手于胸前,向人表示恭敬的态度。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后生叉手不离方寸:『小人是村里人,……要往褚家堂那边去的。』」 《儒林外史.第二○回》:「那小厮作了一个揖,叫声『老师父』,叉手不离方寸,说出姓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