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血未乾的读音 口血未乾的意思

【解释】古时订立盟约,要在嘴上涂上牲口的血。指订约不久就毁约。【出处】《左传·襄公九年》:“与大国盟,口血未干而背之,可乎?”【示例】~,宋人背盟,寡人伐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近义词】尸骨未寒【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指订盟约不久就毁约
  • kǒu
  • xuè
  • wèi
  • gān

“口血未乾”的读音

拼音读音
[kǒu xuè wèi gān]
汉字注音:
ㄎㄡˇ ㄒㄧㄝ ˇ ㄨㄟˋ ㄍㄢ
简繁字形:
口血未干
是否常用:

“口血未乾”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口血未干 kǒuxuè-wèigān

[before the blood of the oath is dry—breaking an oath which is just made] 古代会盟时必歃血,因以指新近结盟

口血未干而背之。——《左传》

辞典解释

口血未干  kǒu xuè wèi gān  ㄎㄡˇ ㄒㄩㄝˋ ㄨㄟˋ ㄍㄢ  

语出《左传.襄公九年》:「与大国盟,口血未干而背之,可乎?」比喻立誓不久就背弃盟约。
《国语.吴语二》:「以盟为有益乎?前盟口血未干,足以结信矣。」
《宋史.卷三八三.辛次膺传》:「宣和海上之约、靖康城下之盟,口血未干,兵随其后。今日之事当识其诈。」

近义词

言犹在耳

反义词

一言为定

网络解释

【解释】古时订立盟约,要在嘴上涂上牲口的血。指订约不久就毁约。

【出处】《左传·襄公九年》:“与大国盟,口血未干而背之,可乎?”

【示例】~,宋人背盟,寡人伐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

【近义词】尸骨未寒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指订盟约不久就毁约

“口血未乾”的单字解释

】: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xuè]1.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红色,有腥气,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收集废物送到排泄器官,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也叫血液。2.有血统关系的:血亲。血缘。3.比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4.指月经。5.姓。[xiě]义同“”(xuè):流了一点血。吐了两口血。
】:1.副词。1.不:未便。未知可否。2.没;没有:未见此人。2.地支的第八位。3.未时,旧式记时法,相当于十三点到十五点。
】:[qián]1.八卦之一,代表天:乾坤(“坤”,代表地)。2.旧时称男性的:乾造。乾宅。[gān]同“”。

“口血未乾”的相关词语

* 口血未乾的读音是:kǒu xuè wèi gān,口血未乾的意思:【解释】古时订立盟约,要在嘴上涂上牲口的血。指订约不久就毁约。【出处】《左传·襄公九年》:“与大国盟,口血未干而背之,可乎?”【示例】~,宋人背盟,寡人伐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近义词】尸骨未寒【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指订盟约不久就毁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