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舉派的读音 噶舉派的意思

噶举派 噶举派(白教)形成于藏传佛教“后弘期”,是由玛尔巴译师开创。噶举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的宗派之一。藏语“噶举”中的“噶”字本意指佛语,而“举”字则意为传承。故“噶举”一词可理解为教授传承。 地位变化:1613年藏巴汗彭措南嘉崇信噶玛噶举派,1618年噶玛巴派打败格鲁派势力所组成的联军,攻占拉萨,噶玛王国统治全西藏。1642年固始汗推翻噶玛王国,首府从日喀则迁于拉萨,确立了格鲁派在西藏的统治地位,但不丹地区(主巴噶举)和拉达克地区没有被攻下,那里的噶举派分别建立了小王国,乾隆时期才归顺驻藏大臣节制。
  • pài

“噶舉派”的读音

拼音读音
[gá jǔ pài]
汉字注音:
ㄍㄚˊ ㄐㄩˇ ㄆㄞˋ
简繁字形:
噶举派
是否常用:

“噶舉派”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喇嘛教派之一。"噶举",藏语意为"口授传承",谓其传承金刚持佛亲口所授密咒教义,故名。又因该派喇嘛穿白色裙子和上衣,故俗称"白教"。十一世纪时,由西藏僧人玛尔巴创立。一传弥拉惹巴,再传达波拉结。该派以苦修为特色,曾融合噶当派教义,成为有势力的教派。支系众多,其中帕竹噶举﹑噶玛噶举的上层曾受元明两朝册封,相继执掌西藏地方政权。格鲁派得势后,噶举派中仅止贡﹑噶玛﹑达垅﹑主巴四支系尚保持一定宗教势力。主要寺院有墨竹工卡的止贡寺﹑四川德格的八邦寺等。

辞典解释

噶举派  gá jǔ pài  ㄍㄚˊ ㄐㄩˇ ㄆㄞˋ  

西藏佛教主要宗派之一。藏语 bka'brgyud pa的音译。噶举,意为口传。由于此派特别著重密法的修习,而这些密法又全靠师长口授,故称为「噶举派」。又本派的祖玛尔巴、密勒日巴等在修法时都穿白布裙,所以也称为「白教」。十一世纪时,由玛尔巴创立,传与密勒日巴等,密勒日巴又传法给冈波巴,由冈波巴门下弟子建立六个支派,大多以其寺院取名,教义差别不大,主要是月称派的中观见,强调瑜伽苦修,以证得大手印为圆满。是西藏现存的主要佛教支派之一。

英语 Geju (Tibetan: transmit word of Buddha)​ sect of Tibetan Buddhist

德语 Kagyü (Sprachw)​

网络解释

噶举派

噶举派(白教)形成于藏传佛教“后弘期”,是由玛尔巴译师开创。噶举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的宗派之一。藏语“噶举”中的“噶”字本意指佛语,而“举”字则意为传承。故“噶举”一词可理解为教授传承。
地位变化:1613年藏巴汗彭措南嘉崇信噶玛噶举派,1618年噶玛巴派打败格鲁派势力所组成的联军,攻占拉萨,噶玛王国统治全西藏。1642年固始汗推翻噶玛王国,首府从日喀则迁于拉萨,确立了格鲁派在西藏的统治地位,但不丹地区(主巴噶举)和拉达克地区没有被攻下,那里的噶举派分别建立了小王国,乾隆时期才归顺驻藏大臣节制。

“噶舉派”的单字解释

】:1.〔噶伦〕中国原西藏地方政府的主要官员。2.〔噶厦〕藏语“发布命令的机关”,即中国原西藏地方政府,由噶伦四人组成,一九五九年后解散。3.译音字。
】:1.扛起﹑抬起﹑往上托:“舉手”﹑“高舉”。《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舉百鈞。”唐•李白《靜夜思》:“舉頭望山月。”2.推薦﹑推選:“推舉”﹑“選舉”。《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孟子•告子下》:“傅說舉於版築之間。”3.提出:“列舉”﹑“檢舉”﹑“舉例說明”。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宋•陸游《山園雜詠》:“汗青事業都忘盡,時賴吾兒舉話端。”4.興起﹑發動:“舉義”﹑“百廢待舉”。5.飛。文選•張衡•西京賦:“鳥不暇舉,獸不得發。”宋•蘇軾《漁父•漁父笑》:“漁父笑,輕鷗舉。漠漠一江風雨。”6.生育:“一舉得男”。《史記•卷七十五•孟嘗君傳》:“嬰告其母曰:『勿舉也。』”7.行為﹑動作:“壯舉”﹑“義舉”﹑“善舉”﹑“一舉一動”。8.舉人的簡稱:“武舉”﹑“中舉”。9.全部的﹑整個的:“舉國上下”﹑“舉世公認”﹑“舉國歡騰”。
】:1.指立场、见解或作风、习气相同的一些人:党派。学派。宗派。乐观派。2.作风或风度:气派。派头。3.有派头儿;有风度:小王穿上这身衣服真够派的。4.a)用于派别:两派学者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b)用于景色、气象、声音、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好一派北国风光。一派新气象。一派胡言。5.江河的支流,泛指分支。6.分配;派遣;委派;安排:分派。调(diào)派。派人送去。派用场。7.摊派:派粮派款。8.指摘(别人过失):派不是。9.一种带馅儿的西式点心:苹果派。巧克力派。[英pie]

“噶舉派”的相关词语

* 噶舉派的读音是:gá jǔ pài,噶舉派的意思:噶举派 噶举派(白教)形成于藏传佛教“后弘期”,是由玛尔巴译师开创。噶举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的宗派之一。藏语“噶举”中的“噶”字本意指佛语,而“举”字则意为传承。故“噶举”一词可理解为教授传承。 地位变化:1613年藏巴汗彭措南嘉崇信噶玛噶举派,1618年噶玛巴派打败格鲁派势力所组成的联军,攻占拉萨,噶玛王国统治全西藏。1642年固始汗推翻噶玛王国,首府从日喀则迁于拉萨,确立了格鲁派在西藏的统治地位,但不丹地区(主巴噶举)和拉达克地区没有被攻下,那里的噶举派分别建立了小王国,乾隆时期才归顺驻藏大臣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