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窝子的读音 地窝子的意思

地窝子 地窝子是一种在沙漠化地区较简陋的居住方式,挖制方式比较简单:在地面以下挖约一米深的坑,形状四方,面积约两三米,四周用土坯或砖瓦垒起约半米的矮墙,顶上放几根椽子,再搭上树枝编成的筏子,再用草叶、泥巴盖顶。地窝子可以抵御沙漠化地区常见的风沙,并且冬暖夏凉,但通风较差。 1950年代的[url]新疆生产建设兵团[/url],以及后来被遣往中国西部劳改的"右派"成员,都曾在地窝子里生活过。现在地窝子已经较少看到。

“地窝子”的读音

拼音读音
[dì wō zǐ]
汉字注音:
ㄉㄧˋ ㄨㄛ ㄗˇ
简繁字形:
地窩子
是否常用:

“地窝子”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半在地下半在地上的简陋棚屋。

网络解释

地窝子

地窝子是一种在沙漠化地区较简陋的居住方式,挖制方式比较简单:在地面以下挖约一米深的坑,形状四方,面积约两三米,四周用土坯或砖瓦垒起约半米的矮墙,顶上放几根椽子,再搭上树枝编成的筏子,再用草叶、泥巴盖顶。地窝子可以抵御沙漠化地区常见的风沙,并且冬暖夏凉,但通风较差。
1950年代的[url]新疆生产建设兵团[/url],以及后来被遣往中国西部劳改的"右派"成员,都曾在地窝子里生活过。现在地窝子已经较少看到。

“地窝子”的单字解释

】:[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1.鸟兽、昆虫住的地方:鸟窝。狗窝。蚂蚁窝。喜鹊搭窝。2.比喻坏人聚居的地方:贼窝。土匪窝。3.比喻人体或物体所占的位置:他不动窝儿。这炉子真碍事,给它挪个窝儿。4.凹进去的地方:夹肢窝。酒窝儿。5.窝藏:窝赃。窝主。6.蜷缩或呆在某处不活动:把头窝在衣领里。窝在家里生闷气。7.郁积不得发作或发挥:窝工。窝火。8.使弯或曲折:把铁丝窝个圆圈。9.用于一胎所生的或一次孵出的动物(猪、狗、鸡等):一窝下了五只猫。孵了几窝小鸡。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地窝子”的相关词语

“地窝子”造句

你把行李、皮袍子和破烂的毡靴乱七八糟地扔在地窝子里,甚至连我们一块照的那张合影也没有带上。

营地内部建筑低矮,似乎是有顶盖的地窝子形式,炊烟就是从营地随风飘散出来的。

原来深山老林里经常积雪盈尺,猎人们无处过宿,便挖地窝子堆雪窝,别人只道暴风雪中还不冻死了,其实不然,只要留有足够的空间,就能保持一定的湿度温度。

两人回到地窝子进口,妻子停住了,说啥也不进去,她指着地窝子说,这是什么房子,还不如我老家的洋芋蛋窖子,我怕蛇,我不进去。

黑暗里,我见他们就都只穿件薄衣,那些前几天看起来还像模像样的小地窝子今天却都空空如也。

一名负责沿着驻地外围巡逻的白虎团族人正风风火火的指挥着胯下的长毛猛犸巨象,将驻地边上的巨型陶瓷火炬上的煤炭搬运到一侧的地窝子里边。

中世纪欧洲的住房主要是土胚茅草房,城市也是如此,不少人干脆住的是地窝子

刘木威,主要任务是建房子,现在工具基本没有,也就是用茅草搭简易的地窝子,总不能一直天当被地当床吧。

庄不鸣没有来得及追赶受伤逃走的狼,收获的11条狼也只是草草挂在后拖车,因为他第一次发现了活着的人类,狼群原来在围困这个孤立的地窝子

后来被打败逃难到北海的土人,就没有早先留下的土人待遇好,来不及修建新的宿舍,后来的逃难土人只能住在临时安置的草棚顶地窝子

* 地窝子的读音是:dì wō zǐ,地窝子的意思:地窝子 地窝子是一种在沙漠化地区较简陋的居住方式,挖制方式比较简单:在地面以下挖约一米深的坑,形状四方,面积约两三米,四周用土坯或砖瓦垒起约半米的矮墙,顶上放几根椽子,再搭上树枝编成的筏子,再用草叶、泥巴盖顶。地窝子可以抵御沙漠化地区常见的风沙,并且冬暖夏凉,但通风较差。 1950年代的[url]新疆生产建设兵团[/url],以及后来被遣往中国西部劳改的"右派"成员,都曾在地窝子里生活过。现在地窝子已经较少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