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營的读音 夏令營的意思

夏令营 (一种文化活动)夏令营(Summer Camp)是暑假期间提供予儿童及青少年的一套受监管的活动,参加者可从活动中寓学习于娱乐,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不同种类的夏令营提供不同种类活动,例如有些提供户外拓展训练,以训练体能和团队精神;有些则提供语言、艺术、音乐等的训练。 大多数的夏令营是由教育机关所赞助,然而现今越来越多私人单位去举办营队活动。 过去营队只有开放给来自特定学校或特定地区的学生;近几年营队活动已经开放给来自不同成长背景及各地区的小孩们参与。 另外还有专门设计给对中文与中华文化有兴趣的国外学生之营队课程。
  • xià
  • lìng
  • yíng

“夏令營”的读音

拼音读音
[xià lìng yíng]
汉字注音:
ㄒㄧㄚˋ ㄌㄧㄥˋ ㄧㄥˊ
简繁字形:
夏令营
是否常用:

“夏令營”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夏令营 xiàlìngyíng

[summer camp] 夏季开设的供集体人员短期休养、娱乐的营地

辞典解释

夏令营  xià lìng yíng   ㄒㄧㄚˋ ㄌㄧㄥˋ ㄧㄥˊ  

一种兼具教育性及娱乐性的团体活动。为某一特定目的而设立营地,举办活动,因时间多在夏季,故称为「夏令营」。

英语 summer camp

德语 Sommerlager (S)​

法语 Accueil collectif de mineurs, Centre de vacances ou de loisirs

网络解释

夏令营 (一种文化活动)

夏令营(Summer Camp)是暑假期间提供予儿童及青少年的一套受监管的活动,参加者可从活动中寓学习于娱乐,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不同种类的夏令营提供不同种类活动,例如有些提供户外拓展训练,以训练体能和团队精神;有些则提供语言、艺术、音乐等的训练。
大多数的夏令营是由教育机关所赞助,然而现今越来越多私人单位去举办营队活动。
过去营队只有开放给来自特定学校或特定地区的学生;近几年营队活动已经开放给来自不同成长背景及各地区的小孩们参与。
另外还有专门设计给对中文与中华文化有兴趣的国外学生之营队课程。

“夏令營”的单字解释

】:1.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体是农历四月至六月。2.指中国:华夏。3.朝代名。1.(约前2070—约前160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相传为夏后氏部落联盟首领禹所建立。曾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阳翟(今河南禹县)等地。传到桀,为商汤所灭。2.十六国之一(407—431)。匈奴族赫连勃勃建立。建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东北)。为吐谷浑所灭。3.(1032—1227)。北宋时党项族李元昊(hào)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建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为蒙古所灭。
】:[lìng]1.命令。2.使得:令人兴奋。3.美好:令名。4.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兄(称对方的哥哥)。5.时节:冬令。6.古代官名:县令。7.古又同“鸰(líng)”。[líng]1.〔令狐〕2.古地名。在今山西临猗一带。3.复姓。[lǐng]量词。原张的纸五百张为一令。
】:1.軍隊駐紮的地方:“軍營”﹑“兵營”。《隋書•卷七十•李密傳》:“讓欲乘勝進破其營,會日暮,密固止之。”2.軍隊編制單位名稱。古今不同,今制上屬團,下轄連。亦有不屬於團的獨立營。《後漢書•順帝紀》:“調五營弩師,郡舉五人,令教習戰射。”3.活動的組織名稱:“夏令營”﹑“戰鬥營”﹑“天體營”。4.謀求:“營利”﹑“鑽營”。唐•韓愈《送窮文》:“蠅營狗苟,驅去復還。”5.管理:“營業”﹑“公營”。《淮南子•主術》:“執正營事,則讒佞姦邪無由進矣。”6.建設、建造:“營造”﹑“營建”。《清史稿•卷一二九•河渠志四》:“自五年分局至七年,營成水田六千頃有奇。”7.眩惑。同“”。《淮南子•原道》:“不足以營其精神,亂其氣志。”高誘•注:“營,惑也。”8.測量。《呂氏春秋•孟冬紀•節喪》:“審棺槨之厚薄,營丘壟之小大高卑薄厚之度,貴賤之等級。”

“夏令營”的相关词语

* 夏令營的读音是:xià lìng yíng,夏令營的意思:夏令营 (一种文化活动)夏令营(Summer Camp)是暑假期间提供予儿童及青少年的一套受监管的活动,参加者可从活动中寓学习于娱乐,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不同种类的夏令营提供不同种类活动,例如有些提供户外拓展训练,以训练体能和团队精神;有些则提供语言、艺术、音乐等的训练。 大多数的夏令营是由教育机关所赞助,然而现今越来越多私人单位去举办营队活动。 过去营队只有开放给来自特定学校或特定地区的学生;近几年营队活动已经开放给来自不同成长背景及各地区的小孩们参与。 另外还有专门设计给对中文与中华文化有兴趣的国外学生之营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