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徒的读音 大司徒的意思

大司徒 大司徒是西周时主管国家财赋收入机构地官系统的最高官职。其主要职务,《周礼·地官司徒上》:“以土均之法,辨五物九等,制天下之地征,以作民职,以令地贡,以敛财赋。”即总掌均平土地;区别各地物产,划分土地等级,制定赋税的征收与管理。

“大司徒”的读音

拼音读音
[dà sī tú]
汉字注音:
ㄉㄚˋ ㄙ ㄊㄨˊ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大司徒”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官名。周官有大司徒﹐掌国家之土地与人民。汉哀帝时罢丞相之职﹐置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称三公。东汉时称司徒。

辞典解释

大司徒  dà sī tú  ㄉㄚˋ ㄙ ㄊㄨˊ  

职官名。周代为掌教化之官。汉代则为三公之一。
汉.光武帝〈临淄劳耿弇〉:「张步前亦杀伏隆,若步来归命,吾当诏大司徒释其怨。」

网络解释

大司徒

大司徒是西周时主管国家财赋收入机构地官系统的最高官职。其主要职务,《周礼·地官司徒上》:“以土均之法,辨五物九等,制天下之地征,以作民职,以令地贡,以敛财赋。”即总掌均平土地;区别各地物产,划分土地等级,制定赋税的征收与管理。

“大司徒”的单字解释

】:[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2.古同“”。
】:1.主持;操作;经营:司机。司炉。各司其事。2.中央部一级机关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比部低,比处高):人事司。外交部礼宾司。3.姓。
】:1.步行:徒步。徒涉。2.空:徒手。3.白白地:徒然。徒劳无益。4.只;仅仅:家徒四壁。5.从事学习的人:徒弟。徒工。学徒。师徒。6.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徒。教徒。党徒。7.人(多指坏人):匪徒。暴徒。赌徒。叛徒。8.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徒刑。

“大司徒”的相关词语

“大司徒”造句

江浙平章,与大司徒同为重任,辞彼受此,何异以羊易牛,此皆小人取悦惯技,武宗适堕其术耳。

这里原是元代大司徒陈萍的墓地,除了此次施工中挖出的两只石虎,类似的石象生随处可见,据附近村民说已经在这里很多年,只不过大多已经残缺。

王良后历沛郡太守、大司徒司直,在位恭俭,布被瓦器,妻子不入官舍。

今日是大司徒王允六十大寿,王公聊备薄酌请列位旧臣晚间聚饮,此事万勿惊动董太师。

前新赠大司徒、烈愍公崔岳,中书令曹恂,晋阳太守王忠,太子洗马刘绥等,或识朕于童龀之中,或济朕于艰窘之极,言念君子,实伤我心。

书内略称:伏见臣师大司徒欧阳歙,学为儒宗,八世博士,而以赃咎当伏重辜。

乙巳日,元世祖忽必烈授小皇帝赵显府仪同三司、检校大司徒,封瀛国公。

作为代国前任大司徒的曾孙子,柳泉出色地继承了大司徒管钱挣钱敛钱的本事——这正如作为前任太宰的曾孙子韩枫,完完全全继承了管别人家闲事的本事一样。

古老的司徒庙,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面临碧波万顷银光闪耀的西太湖,背靠诸峰连绵重岩叠翠巍峨高大的邓尉山。园中有相传为汉朝大司徒邓禹亲手栽植的四棵古柏。

法饶父子不见了?今之败仗全系于我一身,该死的胡人,竟真的临阵倒戈,追赠光禄大夫为大司徒,至于王泰将军既然已经回来,为什么不见其上殿?

* 大司徒的读音是:dà sī tú,大司徒的意思:大司徒 大司徒是西周时主管国家财赋收入机构地官系统的最高官职。其主要职务,《周礼·地官司徒上》:“以土均之法,辨五物九等,制天下之地征,以作民职,以令地贡,以敛财赋。”即总掌均平土地;区别各地物产,划分土地等级,制定赋税的征收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