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狀的读音 對狀的意思

对状 臣闻萧生缢死,困于石显;贾子放外,谗在绛、灌,白起赐剑于杜邮,晁错致诛于东市,伍员绝命于吴都,斯数子者,或妒其前,或害其后。臣垂龆执简,累勤取官,职在机近,人事所窜,属臣以私,无势不绝,语臣以冤,无细不理。人情淫利,为法所禁。法禁于利,势能害之。青蝇横生,为臣所谤,谤臣之人,势不在他。昔王叔、陈生争正王廷。宣子平理,命举其契,是非有宜,曲直有所,《春秋》嘉焉。是以书之。臣不言此,无有时、人。说臣此言,必有征要。乞蒙宣子之辨,而求王叔之对。若臣以曲闻,即刑之日,方之安驷之赠;赐剑之来,比之重赏之惠。谨以状对。(《魏志·毛传》。)
  • duì
  • zhuàng

“對狀”的读音

拼音读音
[duì zhuàng]
汉字注音:
ㄉㄨㄟˋ ㄓㄨㄤˋ
简繁字形:
对状
是否常用:

“對狀”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谓臣子向皇帝陈述事状。

辞典解释

对状  duì zhuàng  ㄉㄨㄟˋ ㄓㄨㄤˋ  

对答事状,陈述案情。
《史记.卷一○一.袁盎传》:「人有告袁盎者,袁盎恐,夜见窦婴,为言吴所以反者,愿至上前口对状。」
《汉书.卷六八.霍光传》:「恽召见对状,后章上书以闻。」

诉讼者的供词。用以对核与诉状中所陈各词有无出入者,称为「对状」。

网络解释

对状

臣闻萧生缢死,困于石显;贾子放外,谗在绛、灌,白起赐剑于杜邮,晁错致诛于东市,伍员绝命于吴都,斯数子者,或妒其前,或害其后。臣垂龆执简,累勤取官,职在机近,人事所窜,属臣以私,无势不绝,语臣以冤,无细不理。人情淫利,为法所禁。法禁于利,势能害之。青蝇横生,为臣所谤,谤臣之人,势不在他。昔王叔、陈生争正王廷。宣子平理,命举其契,是非有宜,曲直有所,《春秋》嘉焉。是以书之。臣不言此,无有时、人。说臣此言,必有征要。乞蒙宣子之辨,而求王叔之对。若臣以曲闻,即刑之日,方之安驷之赠;赐剑之来,比之重赏之惠。谨以状对。(《魏志·毛传》。)

“對狀”的单字解释

】:同“”。
】:同“”。

“對狀”的相关词语

* 對狀的读音是:duì zhuàng,對狀的意思:对状 臣闻萧生缢死,困于石显;贾子放外,谗在绛、灌,白起赐剑于杜邮,晁错致诛于东市,伍员绝命于吴都,斯数子者,或妒其前,或害其后。臣垂龆执简,累勤取官,职在机近,人事所窜,属臣以私,无势不绝,语臣以冤,无细不理。人情淫利,为法所禁。法禁于利,势能害之。青蝇横生,为臣所谤,谤臣之人,势不在他。昔王叔、陈生争正王廷。宣子平理,命举其契,是非有宜,曲直有所,《春秋》嘉焉。是以书之。臣不言此,无有时、人。说臣此言,必有征要。乞蒙宣子之辨,而求王叔之对。若臣以曲闻,即刑之日,方之安驷之赠;赐剑之来,比之重赏之惠。谨以状对。(《魏志·毛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