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條斯理的读音 慢條斯理的意思

【解释】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慌不忙。【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写红娘从张生边来入闺中,慢条斯理,如在意如不在意。”【示例】“办事要思量是对的”,老山东~的说,“不过有的是明摆着的事,也不要掂量。” ◎冯德英《苦菜花》第八章【近义词】从容不迫、蜗行牛步【反义词】快马加鞭、风风火火、大步流星【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做事缓慢
  • màn
  • tiáo

“慢條斯理”的读音

拼音读音
[màn tiáo sī lǐ]
汉字注音:
ㄇㄢˋ ㄊㄧㄠˊ ㄙ ㄌㄧˇ
简繁字形:
慢条斯理
是否常用:

“慢條斯理”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慢条斯理 màntiáosīlǐ

[slowly and methodically] 缓慢而有条理。比喻从容不迫

辞典解释

慢条斯理  màn tiáo sī lǐ   ㄇㄢˋ ㄊㄧㄠˊ ㄙ ㄌㄧˇ  

从容不迫的样子。《儒林外史.第一回》:「老爷亲自在这里传你家儿子说话,怎的慢条斯理!快快说在那里,我好去传!」《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公子正在那里检点那些考具的东西,听见老爷的话,便过来规规矩矩,慢条斯理的说道:『这话还得请父亲斟酌。』」也作「慢条斯礼」。

反义词

迫不及待

英语 unhurried, calm, composed, leisurely

德语 gemächlich (Adv)​, ohne Hast

法语 (expr. idiom.)​ sans se presser, sans hâte, avec lenteur, pas à pas

网络解释

【解释】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慌不忙。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写红娘从张生边来入闺中,慢条斯理,如在意如不在意。”

【示例】“办事要思量是对的”,老山东~的说,“不过有的是明摆着的事,也不要掂量。” ◎冯德英《苦菜花》第八章

【近义词】从容不迫、蜗行牛步

【反义词】快马加鞭、风风火火、大步流星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做事缓慢

“慢條斯理”的单字解释

】:1.速度低;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长(跟“快”相对):慢车。慢走。慢手慢脚。你走慢一点儿,等着他。2.从缓:且慢。慢点儿告诉他,等两天再说。3.莫;不要:慢道。慢说。4.姓。5.态度冷淡,没有礼貌:傲慢。怠慢。
】:[tiáo]1.木名。山楸。2.細長的樹枝。3.長。4.泛指長條形之物:麵條;布條;金條。5.直。參見“條長”。6.條理;次序。7.到達。8.治理。9.條目;條款。10.指法令、條文。11.猶言條陳,條奏。12.逐一登錄。13.編排。14.列舉。15.見“條遞”。16.量詞。用於計量長形物。17.量詞。用於計量抽象事物。18.古民族條戎的省稱。19.古地鳴條的省稱。20.指漢·條侯·周亞夫。21.姓。[tiāo]同“”。采摘。
】:1.文言指示代词。这;这个;这里:斯人。生于斯。2.文言连词。于是;就。3.上古汉语指劈、砍:斧以斯之。
】:1.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木理。肌理。条理。2.道理;事理:合理。理屈。理当如此。3.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4.管理;办理:处理。理财。当家理事。5.整理;使整齐:理发。理一理书籍。6.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式):路上碰见了,谁也没理谁。置之不理。7.姓。

“慢條斯理”的相关词语

* 慢條斯理的读音是:màn tiáo sī lǐ,慢條斯理的意思:【解释】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慌不忙。【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写红娘从张生边来入闺中,慢条斯理,如在意如不在意。”【示例】“办事要思量是对的”,老山东~的说,“不过有的是明摆着的事,也不要掂量。” ◎冯德英《苦菜花》第八章【近义词】从容不迫、蜗行牛步【反义词】快马加鞭、风风火火、大步流星【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做事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