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谷的读音 斜谷的意思

斜谷 山谷名,在陕西省秦岭眉县段。谷有二口,南曰褒,北曰斜,故亦称 褒斜谷。全长四百七十里。两旁山势峻险。扼关陕而控川蜀,古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汉中府》。 斜峪雄关:斜峪关虎踞秦岭北麓古斜谷北口,乃古代要塞,在陕西眉县齐镇斜峪关村。石头河水从峪口缓缓流出,汇入石头河水库,谓为壮观。从此处可仰望太白积雪,也可俯视关中平原。斜谷道南通巴蜀,北接关中平原,曾是兵家必争之地,尤以三国时代此处最为出名,诸葛亮第五次兵出祁山的时候,就是从这个关口出兵到五丈原扎寨,到七出祁山的时候死在五丈原,落下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千古遗恨。
  • xié

“斜谷”的读音

拼音读音
[xié gǔ]
汉字注音:
ㄒㄧㄝ ˊ ㄍㄨˇ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斜谷”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山谷名。在陕西省终南山。谷有二口,南曰褒,北曰斜,故亦称褒斜谷。全长四百七十里。两旁山势峻险。扼关陕而控川蜀,古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汉中府》。

辞典解释

斜谷  yé gǔ   ㄧㄝˊ ㄍㄨˇ  

终南山的山谷。在陕西省褒城县东北境内。

网络解释

斜谷

山谷名,在陕西省秦岭眉县段。谷有二口,南曰褒,北曰斜,故亦称 褒斜谷。全长四百七十里。两旁山势峻险。扼关陕而控川蜀,古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汉中府》。
斜峪雄关:斜峪关虎踞秦岭北麓古斜谷北口,乃古代要塞,在陕西眉县齐镇斜峪关村。石头河水从峪口缓缓流出,汇入石头河水库,谓为壮观。从此处可仰望太白积雪,也可俯视关中平原。斜谷道南通巴蜀,北接关中平原,曾是兵家必争之地,尤以三国时代此处最为出名,诸葛亮第五次兵出祁山的时候,就是从这个关口出兵到五丈原扎寨,到七出祁山的时候死在五丈原,落下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千古遗恨。

“斜谷”的单字解释

】:1.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斜线。斜对面是学校。2.倾斜:斜着身子坐下。3.姓。
】:[gǔ]1.两山或两块高地中间的低洼地:峡谷。万丈深谷。2.谷类作物的总称。也特指粟:五谷。谷草。3.古代百谷的统称,即农作物的统称。4.〈方〉稻。也指稻的子实。[yù]见〔吐谷浑〕

“斜谷”的相关词语

“斜谷”造句

连绵起伏的高山草地,原始陡峭的河谷,以及岩石斜谷这些美景让其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之一。

行至扶风道,……又至斜谷口,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声,隔山相应。

由于蜀军未对咽喉险道斜谷、骆谷、子午谷严加防守,被魏魏兴太守刘钦占领。

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阁,屯集粮食。

汉中与关中的通道还有子午谷、褒斜谷、傥骆谷(详见汉中部分)。

据史料记载,有一次曹操与诸葛亮作战,驻军斜谷界口,进兵吧,怕马超拒守;退兵吧,又怕蜀兵耻笑。

且说蜀兵已入斜谷,扬幡举哀,全体素服,方将故丞相遗骸,妥为棺殓,然后扶榇南归。

一路大军又分三路,兵出陈仓、散关、斜谷,以攻羌人侧翼,而后皇甫大人之军向西进攻,羌人之北乃黄河。

秦惠王始建褒城至?县斜谷的褒斜栈道,长235公里。

‘啪’从斜谷中伸出炎瞳的左臂,缠绕着微量火焰的左手,一举掐住罗重的脖颈,手指一抓……

* 斜谷的读音是:xié gǔ,斜谷的意思:斜谷 山谷名,在陕西省秦岭眉县段。谷有二口,南曰褒,北曰斜,故亦称 褒斜谷。全长四百七十里。两旁山势峻险。扼关陕而控川蜀,古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汉中府》。 斜峪雄关:斜峪关虎踞秦岭北麓古斜谷北口,乃古代要塞,在陕西眉县齐镇斜峪关村。石头河水从峪口缓缓流出,汇入石头河水库,谓为壮观。从此处可仰望太白积雪,也可俯视关中平原。斜谷道南通巴蜀,北接关中平原,曾是兵家必争之地,尤以三国时代此处最为出名,诸葛亮第五次兵出祁山的时候,就是从这个关口出兵到五丈原扎寨,到七出祁山的时候死在五丈原,落下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千古遗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