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的读音 新文化的意思

新文化 《新文化》半月刊第1期至第3期,以《鲁迅先生纪念特辑》“专载”的名义,刊发了《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等3篇文章,介绍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基本内容。
  • xīn
  • wén
  • huà

“新文化”的读音

拼音读音
[xīn wén huà]
汉字注音:
ㄒㄧㄣ ㄨㄣˊ ㄏㄨㄚˋ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新文化”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指基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而兴起的新的思想和学术、文艺等。

辞典解释

新文化  xīn wén huà   ㄒㄧㄣ ㄨㄣˊ ㄏㄨㄚˋ  

基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达,而兴起的新思想与学术。

网络解释

新文化

《新文化》半月刊第1期至第3期,以《鲁迅先生纪念特辑》“专载”的名义,刊发了《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等3篇文章,介绍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基本内容。

“新文化”的单字解释

】:1.刚出现的或刚经验到的(跟“旧、老”相对):新风气。新品种。新的工作岗位。2.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跟“旧”相对):新社会。新文艺。粉刷一新。3.使变成新的:改过自新。一新耳目。4.没有用过的(跟“旧”相对):新笔。新锄头。这套衣服是全新的。5.指新的人或事物:尝新。以老带新。花样翻新。推陈出新。6.结婚的或结婚不久的:新女婿。新媳妇。7.新近;刚:我是新来的。这几本书是新买的。8.姓。
】: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huà]1.变化;使变化:化脓。化名。化装。顽固不化。泥古不化。化整为零。化悲痛为力量。2.感化:教化。潜移默化。3.熔化;融化;溶化:化冻。化铁炉。太阳一出来,冰雪都化了。糖放到水里就化了。4.消化;消除:化食。化痰止咳。食古不化。5.烧化:焚化。火化。6.(僧道)死:坐化。羽化。7.指化学:理化。化工。化肥。8.后缀。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绿化。美化。恶化。电气化。机械化。水利化。9.姓。10.(僧道)向人求布施:募化。化缘。化斋。化了些米面来。[huā]同“花2”。

“新文化”的相关词语

“新文化”造句

鲁迅先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巨人。

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文艺思潮,有的如昙花一现,很快就消失了。

宋泽夫是盐阜地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一位忠贞不渝的爱国者,为兴办地方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少理论家眼里,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由于西方文学理论的大规模介入,这个时期的理论家仿佛丧失了民族传统,他们提出的理论观点不足为训。

那时的新文化运动唤醒了广大民众。

新文化运动前,白话文小说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俗人玩艺儿,有水平教养的文人都是吟诗作赋。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这三大思潮虽互有消长,但都有不衰的生命力,相互间展开过并将继续展开错综复杂的思想文化斗争。

我们肯定“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进步意义,但对其偏失亦毋庸讳言。

吴宓和新文化派产生分歧的另一个领域是儒学。

诞生虚拟工作的全新文化规范和工作规程。

* 新文化的读音是:xīn wén huà,新文化的意思:新文化 《新文化》半月刊第1期至第3期,以《鲁迅先生纪念特辑》“专载”的名义,刊发了《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等3篇文章,介绍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