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光的读音 智光的意思

智光 智光,(1)西藏僧人。原名柯热。初为10世纪末西藏阿里王。后让位于弟,自行出家,更名耶歇斡(意译“智光”)。为弘扬纯正佛教,一面派宝贤等21人赴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学法,一面延请印度名僧来藏。还仿照桑耶寺修建托林寺。请东印度僧达摩波罗在阿里建立戒律传承。为迎请东印度高僧阿底峡,去阿里西北异族地区搜求黄金,被信奉伊斯兰教的葛逻禄国军队俘获,死于该国。临死前嘱其侄绛曲斡派人携金继续迎请阿底峡入藏弘法。(2)明代僧人。“精释典、负才辩”。洪武十七年(1384)奉明太祖之命,携国书、彩币出使尼八剌、地涌塔两国。3年后偕尼八刺使臣返国。后又奉明成祖之命再次出使尼八刺。余不详。
  • zhì
  • guāng

“智光”的读音

拼音读音
[zhì guāng]
汉字注音:
ㄓˋ ㄍㄨㄤ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智光”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佛教语。智慧光。泛称智慧的光芒。

网络解释

智光

智光,(1)西藏僧人。原名柯热。初为10世纪末西藏阿里王。后让位于弟,自行出家,更名耶歇斡(意译“智光”)。为弘扬纯正佛教,一面派宝贤等21人赴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学法,一面延请印度名僧来藏。还仿照桑耶寺修建托林寺。请东印度僧达摩波罗在阿里建立戒律传承。为迎请东印度高僧阿底峡,去阿里西北异族地区搜求黄金,被信奉伊斯兰教的葛逻禄国军队俘获,死于该国。临死前嘱其侄绛曲斡派人携金继续迎请阿底峡入藏弘法。(2)明代僧人。“精释典、负才辩”。洪武十七年(1384)奉明太祖之命,携国书、彩币出使尼八剌、地涌塔两国。3年后偕尼八刺使臣返国。后又奉明成祖之命再次出使尼八刺。余不详。

“智光”的单字解释

】:1.有智慧;聪明:明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2.智慧;见识:足智多谋。智勇双全。吃一堑,长一智。3.姓。
】:1.通常指照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以及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也叫光波、光线。2.景物:风光。春光明媚。3.光彩;荣誉:为国增光。4.比喻好处:沾光。叨光。借光。5.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光临。光顾。6.光大;使显耀:光前裕后。光宗耀祖。7.明亮:光明。光泽。8.光滑;光溜:磨光。这种纸很光。9.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光。用光。把敌人消灭光。10.姓。

“智光”的相关词语

* 智光的读音是:zhì guāng,智光的意思:智光 智光,(1)西藏僧人。原名柯热。初为10世纪末西藏阿里王。后让位于弟,自行出家,更名耶歇斡(意译“智光”)。为弘扬纯正佛教,一面派宝贤等21人赴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学法,一面延请印度名僧来藏。还仿照桑耶寺修建托林寺。请东印度僧达摩波罗在阿里建立戒律传承。为迎请东印度高僧阿底峡,去阿里西北异族地区搜求黄金,被信奉伊斯兰教的葛逻禄国军队俘获,死于该国。临死前嘱其侄绛曲斡派人携金继续迎请阿底峡入藏弘法。(2)明代僧人。“精释典、负才辩”。洪武十七年(1384)奉明太祖之命,携国书、彩币出使尼八剌、地涌塔两国。3年后偕尼八刺使臣返国。后又奉明成祖之命再次出使尼八刺。余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