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不識荊山玉的读音 有眼不識荊山玉的意思

辞典解释有眼不识荆山玉  yǒu yǎn bù shì jīng shān yù     荆山玉,春秋时代楚国人卞和在荆山发现的璞玉,两次献给楚王,都被认为是普通的石头。有眼不识荆山玉比喻认不出名贵的物品或杰出的人物。 如:「这么纯净的水晶,你竟然当成玻璃,真是有眼不识荆山玉。」
  • yǒu
  • yǎn
  • shì
  • jīng
  • shān

“有眼不識荊山玉”的读音

拼音读音
[yǒu yǎn bù shì jīng shān yù]
汉字注音:
ㄧㄡˇ ㄧㄢˇ ㄅㄨˋ ㄕˋ ㄐㄧㄥ ㄕㄢ ㄩˋ
简繁字形:
有眼不识荆山玉
是否常用:

“有眼不識荊山玉”的意思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有眼不识荆山玉  yǒu yǎn bù shì jīng shān yù  ㄧㄡˇ ㄧㄢˇ ㄅㄨˋ ㄕˋ ㄐㄧㄥ ㄕㄢ ㄩˋ  

荆山玉,春秋时代楚国人卞和在荆山发现的璞玉,两次献给楚王,都被认为是普通的石头。有眼不识荆山玉比喻认不出名贵的物品或杰出的人物。
如:「这么纯净的水晶,你竟然当成玻璃,真是有眼不识荆山玉。」

网络解释

“有眼不識荊山玉”的单字解释

】:[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眼。炮眼。拿针扎一个眼儿。3.(眼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眼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眼。6.用于井、窑洞:一眼井。一眼旧窑洞。
】:[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shí]1.知道;瞭解。2.認識;識別。3.賞識。4.知識;見解。5.思想意識。6.知覺。7.相識的朋友;知交。8.同“”。剛才。[zhì]1.旗幟。後作“幟”。2.標志;記號。3.做記號,加標記。4.記住。5.記載。6.特指古代鐘鼎上凸出的文字。7.同“”。職掌。8.同“”。相愛憐。9.同“”。草名。
】:古同“”。
】: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1.矿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岩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2.比喻洁白美丽:亭亭玉立。3.敬辞。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玉体。玉成。

“有眼不識荊山玉”的相关词语

* 有眼不識荊山玉的读音是:yǒu yǎn bù shì jīng shān yù,有眼不識荊山玉的意思:辞典解释有眼不识荆山玉  yǒu yǎn bù shì jīng shān yù     荆山玉,春秋时代楚国人卞和在荆山发现的璞玉,两次献给楚王,都被认为是普通的石头。有眼不识荆山玉比喻认不出名贵的物品或杰出的人物。 如:「这么纯净的水晶,你竟然当成玻璃,真是有眼不识荆山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