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識之士的读音 有識之士的意思
【解释】具有才能和远见卓识的人。【出处】汉·刘向《说苑·善说》:“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千秋万岁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示例】~皆谓陛下厌闻人言,意轻边事,其兆见于此矣。 ◎宋·苏轼《朝辞赴定州状》
- 有
- 識
- 之
- 士
“有識之士”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yǒu shì zhī shì]
- 汉字注音:
- ㄧㄡˇ ㄕˋ ㄓ ㄕˋ
- 简繁字形:
- 有识之士
- 是否常用:
- 否
“有識之士”的意思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有识之士 yǒu shì zhī shì ㄧㄡˇ ㄕˋ ㄓ ㄕˋ 有见识的人。
《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下.灵思何皇后纪》:「时有识之士心独怪之,后遂因何氏倾没汉祚焉。」
宋.苏轼〈朝辞赴定州论事状〉:「有识之士皆谓陛下厌闻人言,意轻边事,其兆见于此矣。」
英语 a person with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diom)
网络解释
【解释】具有才能和远见卓识的人。
【出处】汉·刘向《说苑·善说》:“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千秋万岁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
【示例】~皆谓陛下厌闻人言,意轻边事,其兆见于此矣。 ◎宋·苏轼《朝辞赴定州状》
“有識之士”的单字解释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識】:[shí]1.知道;瞭解。2.認識;識別。3.賞識。4.知識;見解。5.思想意識。6.知覺。7.相識的朋友;知交。8.同“適”。剛才。[zhì]1.旗幟。後作“幟”。2.標志;記號。3.做記號,加標記。4.記住。5.記載。6.特指古代鐘鼎上凸出的文字。7.同“職”。職掌。8.同“職”。相愛憐。9.同“蘵”。草名。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士】: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3.士人:士农工商。4.军人:士兵。士气。5.某些国家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士。中士。下士。6.指某些技术人员:医士。护士。技士。助产士。7.对人的美称:烈士。勇士。女士。8.姓。
“有識之士”的相关词语
* 有識之士的读音是:yǒu shì zhī shì,有識之士的意思:【解释】具有才能和远见卓识的人。【出处】汉·刘向《说苑·善说》:“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千秋万岁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示例】~皆谓陛下厌闻人言,意轻边事,其兆见于此矣。 ◎宋·苏轼《朝辞赴定州状》
辞典解释
有识之士 yǒu shì zhī shì ㄧㄡˇ ㄕˋ ㄓ ㄕˋ有见识的人。
《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下.灵思何皇后纪》:「时有识之士心独怪之,后遂因何氏倾没汉祚焉。」
宋.苏轼〈朝辞赴定州论事状〉:「有识之士皆谓陛下厌闻人言,意轻边事,其兆见于此矣。」
英语 a person with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diom)
【解释】具有才能和远见卓识的人。
【出处】汉·刘向《说苑·善说》:“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千秋万岁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
【示例】~皆谓陛下厌闻人言,意轻边事,其兆见于此矣。 ◎宋·苏轼《朝辞赴定州状》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識】:[shí]1.知道;瞭解。2.認識;識別。3.賞識。4.知識;見解。5.思想意識。6.知覺。7.相識的朋友;知交。8.同“適”。剛才。[zhì]1.旗幟。後作“幟”。2.標志;記號。3.做記號,加標記。4.記住。5.記載。6.特指古代鐘鼎上凸出的文字。7.同“職”。職掌。8.同“職”。相愛憐。9.同“蘵”。草名。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士】: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3.士人:士农工商。4.军人:士兵。士气。5.某些国家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士。中士。下士。6.指某些技术人员:医士。护士。技士。助产士。7.对人的美称:烈士。勇士。女士。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