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閣的读音 東閣的意思

东阁 东厢的居室或楼房 古乐府《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间床。” 唐 任希古 《和长孙秘监伏日苦热》:“北林开逸径,东阁敞闲扉。” 古代称宰相招致、款待宾客的地方 唐 李商隐 《九日》诗:“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一本作“ 合 ”。 宋 苏轼 《九日次韵王巩》:“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今日个东阁玳瑁筵,煞强如西厢和月等。” 清 龚自珍 《乙酉腊见红梅一枝思亲而作时客昆山》诗:“南天初返棹,东阁正留宾。”按,此义本作“东合”,后世合、阁形近音同混用。参见“ 东合 ”。 明 清 两代大学士殿阁之一 洪武 十五年始置。 清 仍之。参阅《明史·职官志一》、《清史稿·职官志一》。 阁名 指 东亭 故址在今 四川省 崇庆县 东。
  • dōng

“東閣”的读音

拼音读音
[dōng gé]
汉字注音:
ㄉㄨㄥ ㄍㄜˊ
简繁字形:
东阁
是否常用:

“東閣”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东厢的居室或楼房。 2.古代称宰相招致﹑款待宾客的地方。 3.明清两代大学士殿阁之一。洪武十五年始置。清仍之。参阅《明史.职官志一》﹑《清史稿.职官志一》。 4.阁名。指东亭。故址在今四川省崇庆县东。唐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诗:"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仇兆鳌注:"东阁,指东亭。"一说谓款待宾客之所。参阅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一。

辞典解释

东阁  dōng gé  ㄉㄨㄥ ㄍㄜˊ  

东向的小门。《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弘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后用以指宰相招贤的地方。唐.李商隐〈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早岁思东阁,为邦属故国。」

明、清时大学士所冠殿阁衔之一,称为「东阁大学士」。

地名。在今四川省简阳县东。

德语 Dongge (Eig, Fam)​

网络解释

东阁

东厢的居室或楼房
古乐府《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间床。”
唐 任希古 《和长孙秘监伏日苦热》:“北林开逸径,东阁敞闲扉。”
古代称宰相招致、款待宾客的地方
唐 李商隐 《九日》诗:“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一本作“ 合 ”。
宋 苏轼 《九日次韵王巩》:“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今日个东阁玳瑁筵,煞强如西厢和月等。”
清 龚自珍 《乙酉腊见红梅一枝思亲而作时客昆山》诗:“南天初返棹,东阁正留宾。”按,此义本作“东合”,后世合、阁形近音同混用。参见“ 东合 ”。
明 清 两代大学士殿阁之一
洪武 十五年始置。 清 仍之。参阅《明史·职官志一》、《清史稿·职官志一》。
阁名 指 东亭
故址在今 四川省 崇庆县 东。

“東閣”的单字解释

】:1.方位名。日出的一方。與“西”相對。《書經•禹貢》:“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底柱。”2.主人。由於古時主位在東,客位在西,所以稱主人為“東”:“房東”﹑“店東”。唐•杜甫《偪仄行贈畢曜詩》:“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3.請客出錢的人:“今天我作東,請大家吃飯。”4.姓。如元代有東良會。
】:1.類似樓房的建築物,供遠眺、遊憩、藏書和供佛之用:樓閣。滕王閣。閣下(對人的敬稱,意謂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在其閣下的侍從者而告之;現代多用於外交場合)。2.特指女子的臥房:閨閣。出閣(出嫁)。3.小木頭房子:閣子。閣樓。4.某些國家的最高行政機關:內閣(簡稱“閣”)。組閣。入閣。5.古同“”,停止。

“東閣”的相关词语

* 東閣的读音是:dōng gé,東閣的意思:东阁 东厢的居室或楼房 古乐府《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间床。” 唐 任希古 《和长孙秘监伏日苦热》:“北林开逸径,东阁敞闲扉。” 古代称宰相招致、款待宾客的地方 唐 李商隐 《九日》诗:“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一本作“ 合 ”。 宋 苏轼 《九日次韵王巩》:“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今日个东阁玳瑁筵,煞强如西厢和月等。” 清 龚自珍 《乙酉腊见红梅一枝思亲而作时客昆山》诗:“南天初返棹,东阁正留宾。”按,此义本作“东合”,后世合、阁形近音同混用。参见“ 东合 ”。 明 清 两代大学士殿阁之一 洪武 十五年始置。 清 仍之。参阅《明史·职官志一》、《清史稿·职官志一》。 阁名 指 东亭 故址在今 四川省 崇庆县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