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俗和光的读音 渾俗和光的意思

【解释】浑俗:与世俗混同;和光:混合所有光彩。比喻不露锋芒,与世无争。也比喻无能,不中用。【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先人甚的是浑俗和光,真一味风清月朗。”【示例】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而已。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二回【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不露锋芒,与世无争
  • hún
  • guāng

“渾俗和光”的读音

拼音读音
[hún sú hé guāng]
汉字注音:
ㄏㄨㄣˊ ㄙㄨˊ ㄏㄜˊ ㄍㄨㄤ
简繁字形:
浑俗和光
是否常用:

“渾俗和光”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谓不露锋芒,与世无争。语本《老子》:"挫其鋭,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

辞典解释

浑俗和光  hùn sú hé guāng  ㄏㄨㄣˋ ㄙㄨˊ ㄏㄜˊ ㄍㄨㄤ  

收敛自己的锋芒而与世俗混同。语本《老子.第四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形容人谦让敛藏,与世无争。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先人甚的是浑俗和光,真一味风清月朗。」也作「混俗和光」。

网络解释

【解释】浑俗:与世俗混同;和光:混合所有光彩。比喻不露锋芒,与世无争。也比喻无能,不中用。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先人甚的是浑俗和光,真一味风清月朗。”

【示例】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而已。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二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不露锋芒,与世无争

“渾俗和光”的单字解释

】:同“”。
】:1.风俗:习俗。移风易俗。2.大众的;通行的;习见的:约定俗成。通俗。3.趣味不高的;令人厌恶的:庸俗。俗气。4.没出家的人;世俗:僧俗。还俗。
】:[hé]1.平和;和缓:温和。柔和。和颜悦色。2.和谐;和睦:和衷共济。弟兄不和。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和。媾和。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和,弄得百姓不得安生。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和棋。和局。末了一盘和了。5.姓。6.连带:和盘托出。和衣而卧(不脱衣服睡觉)。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他和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柜台正和我一样高。8.表示联合;跟;与: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9.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数。10.指日本:和服。[hè]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一唱百和。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奉和一首。[huò]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和药。藕粉里和点儿糖。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已经洗了三和。二和药。[huó]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和面。和泥。和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1.通常指照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以及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也叫光波、光线。2.景物:风光。春光明媚。3.光彩;荣誉:为国增光。4.比喻好处:沾光。叨光。借光。5.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光临。光顾。6.光大;使显耀:光前裕后。光宗耀祖。7.明亮:光明。光泽。8.光滑;光溜:磨光。这种纸很光。9.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光。用光。把敌人消灭光。10.姓。

“渾俗和光”的相关词语

* 渾俗和光的读音是:hún sú hé guāng,渾俗和光的意思:【解释】浑俗:与世俗混同;和光:混合所有光彩。比喻不露锋芒,与世无争。也比喻无能,不中用。【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先人甚的是浑俗和光,真一味风清月朗。”【示例】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而已。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二回【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不露锋芒,与世无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