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翁之利的读音 漁翁之利的意思

【解释】犹言渔人之利。【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甲午为日本侵我东三省,俄、德出为调停,借收渔翁之利,大局又为之一变。”
  • wēng
  • zhī

“漁翁之利”的读音

拼音读音
[yú wēng zhī lì]
汉字注音:
ㄩˊ ㄨㄥ ㄓ ㄌㄧˋ
简繁字形:
渔翁之利
是否常用:

“漁翁之利”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犹言渔人之利。

辞典解释

渔翁之利  yú wēng zhī lì  ㄩˊ ㄨㄥ ㄓ ㄌㄧˋ  

比喻双方争持不下,而使第三者获利。参见「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条。
《老残游记.第一一回》:「甲午为日本侵我东三省,俄德出为调停,借收渔翁之利,大局又为之一变。」

网络解释

【解释】犹言渔人之利。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甲午为日本侵我东三省,俄、德出为调停,借收渔翁之利,大局又为之一变。”

“漁翁之利”的单字解释

】:1.捕魚:“竭澤而漁”。宋•歐陽修《醉翁亭記》:“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2.用不正當的手段掠奪、謀取。《商君書•修權》:“秩官之吏,隱下以漁百姓,此民之蠹也。”《元史•卷一七三•崔斌傳》:“既至,凡前日蠹國漁民不法之政,悉釐正之。”3.與捕魚有關的:“漁業”、“漁翁”、“漁船”。4.姓。如宋代有漁陽鴻。
】:1.年老的男子;老头儿:渔翁。2.父亲。3.丈夫的父亲:翁姑(公公和婆婆)。4.妻子的父亲:翁婿(岳父和女婿)。5.姓。
】: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1.锋利;锐利(跟“钝”相对):利刃。利爪。2.顺利;便利:不利。成败利钝。3.利益(跟“害、弊”相对):利弊。有利。兴利除害。4.利润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销。本利两清。5.使有利:利国利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6.姓。

“漁翁之利”的相关词语

* 漁翁之利的读音是:yú wēng zhī lì,漁翁之利的意思:【解释】犹言渔人之利。【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甲午为日本侵我东三省,俄、德出为调停,借收渔翁之利,大局又为之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