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尾琴的读音 焦尾琴的意思

焦尾琴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焦尾琴,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与其他三张琴相比,“焦尾”琴名直白无华,但其身世非同寻常,皆因此琴系东汉名人蔡邕所创制。《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后因称琴为焦桐。
  • jiāo
  • wěi
  • qín

“焦尾琴”的读音

拼音读音
[jiāo wěi qín]
汉字注音:
ㄐㄧㄠ ㄨㄟˇ ㄑㄧㄣˊ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焦尾琴”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琴名。 2.泛指好琴。

辞典解释

焦尾琴  jiāo wěi qín  ㄐㄧㄠ ㄨㄟˇ ㄑㄧㄣˊ  

东汉蔡邕以桐木制成的名琴。因桐木尾端有烧焦的痕迹,故称为「焦尾琴」。
《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也称为「焦桐」、「焦琴」、「焦尾」、「爨桐」。

网络解释

焦尾琴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

焦尾琴,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与其他三张琴相比,“焦尾”琴名直白无华,但其身世非同寻常,皆因此琴系东汉名人蔡邕所创制。《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后因称琴为焦桐。

“焦尾琴”的单字解释

】:1.火候过大或火力过猛,使东西变硬变脆或烧成炭样:烤得又焦又脆。衣服烧焦了。2.由于缺少水分,变得干枯、干燥:焦渴。唇焦舌燥。3.着急:心焦。焦急。4.指焦炭:炼焦。5.焦耳的简称。
】:[wěi]1.尾巴。2.事物的末端:队尾。尾声。3.跟在后面:尾随。4.主要部分以外的部分;尚未了结的事情:尾数。扫尾工作。5.量词。用于鱼:一尾鱼。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yǐ]1.马尾(wěi)上的长毛:马尾罗。2.蟋蟀等尾(wěi)部的针状物:三尾儿。
】:1.某些乐器的统称。如胡琴、提琴、钢琴等。2.古琴。拨弦乐器。周朝已有。琴身木制。琴面张弦七根,一边有十三徽。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拨弹。发音清幽。多用于独奏或琴箫合奏。

“焦尾琴”的相关词语

* 焦尾琴的读音是:jiāo wěi qín,焦尾琴的意思:焦尾琴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焦尾琴,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与其他三张琴相比,“焦尾”琴名直白无华,但其身世非同寻常,皆因此琴系东汉名人蔡邕所创制。《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后因称琴为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