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剌的读音 瓦剌的意思

瓦剌 瓦剌(读音wala、瓦那,异于瓦刺waci。蒙古语:ᠣᠢᠷᠠᠳ,西里尔字母:Ойрад;卫拉特语:Өөрд)是西部蒙古族,元朝称斡亦剌惕、明朝称瓦剌(Wǎlà/Wǎlā)、清朝称卫拉特、漠西蒙古等,意即居大漠(戈壁沙漠)以西。 关系:厄鲁特(蒙古语:ᠥᠭᠡᠯᠡᠳ,西里尔字母:Өөлд)本是瓦剌的一部(厄鲁特蒙古),但在清朝文献中也用来泛指瓦剌。历史上蒙古民族是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的。古代两分为“草原百姓”和“林中百姓”(斡亦剌惕、不里牙惕)。到后来为东部蒙古(中央蒙古)和西部蒙古(以瓦剌为主)。“瓦剌”的意思是“草原之民”或“邻近者”。瓦剌分为四大部:绰罗斯(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另有辉特等小部。 明前期,瓦剌活跃在蒙古高原历史舞台上,明廷赐以汉文官印,命其统辖诸部,后来多次进贡。也先时,其势力所及,西起中亚,东接朝鲜,北连西伯利亚南端,南临中原边,致使“漠北东西万里,无敢与之抗者”。清朝时期:顺治三年(1646),固始汗与卫拉特各部首领二十二人联名奉表贡,清廷赐以甲胄弓矢,命其统辖诸部。后来多次进贡。——确定了从属关系,纳入清朝的版图。

“瓦剌”的读音

拼音读音
[wǎ là]
汉字注音:
ㄨㄚˇ ㄌㄚˋ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瓦剌”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明代对西部蒙古各族的总称。鱼名。

辞典解释

瓦剌  wǎ lā  ㄨㄚˇ ㄌㄚ  

元朝亡后所分出的一部落,约包括现今的新疆北部与蒙古西部。明英宗时,也先其部太师,屡寇明边,英宗亲征,至土木堡,竟被掳。后来也先自立为大元田盛可汗,据有大漠南北地,势极强,至也先死而衰。清初,漠西蒙古分和硕特、杜尔伯特、准噶尔、土尔扈特四卫拉特(即瓦剌)​。四部之中,以准噶尔最强,乾隆年间讨平之。清代官书作「厄鲁特」,也作「额鲁特」。

英语 Oirat Mongols (alliance of tribes of Western Mongolia)​ (Ming Dynasty term)​

德语 Oiraten (Geo)​

网络解释

瓦剌

瓦剌(读音wala、瓦那,异于瓦刺waci。蒙古语:ᠣᠢᠷᠠᠳ,西里尔字母:Ойрад;卫拉特语:Өөрд)是西部蒙古族,元朝称斡亦剌惕、明朝称瓦剌(Wǎlà/Wǎlā)、清朝称卫拉特、漠西蒙古等,意即居大漠(戈壁沙漠)以西。
关系:厄鲁特(蒙古语:ᠥᠭᠡᠯᠡᠳ,西里尔字母:Өөлд)本是瓦剌的一部(厄鲁特蒙古),但在清朝文献中也用来泛指瓦剌。历史上蒙古民族是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的。古代两分为“草原百姓”和“林中百姓”(斡亦剌惕、不里牙惕)。到后来为东部蒙古(中央蒙古)和西部蒙古(以瓦剌为主)。“瓦剌”的意思是“草原之民”或“邻近者”。瓦剌分为四大部:绰罗斯(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另有辉特等小部。
明前期,瓦剌活跃在蒙古高原历史舞台上,明廷赐以汉文官印,命其统辖诸部,后来多次进贡。也先时,其势力所及,西起中亚,东接朝鲜,北连西伯利亚南端,南临中原边,致使“漠北东西万里,无敢与之抗者”。清朝时期:顺治三年(1646),固始汗与卫拉特各部首领二十二人联名奉表贡,清廷赐以甲胄弓矢,命其统辖诸部。后来多次进贡。——确定了从属关系,纳入清朝的版图。

“瓦剌”的单字解释

】:[wǎ]1.铺屋顶用的建筑材料,一般用泥土烧成,也有用水泥等材料制成的,形状有拱形的、平的或半个圆筒形的等。2.用泥土烧成的:瓦盆。瓦器。3.姓。4.瓦特的简称。1秒钟做1焦的功,功率就是1瓦。[wà]盖(瓦):这排房子的房顶都苫好了,就等着瓦瓦(wǎ)了。
】:[là]违背常情、事理:乖剌。剌谬。剌戾。[lá]同“”。

“瓦剌”的相关词语

* 瓦剌的读音是:wǎ là,瓦剌的意思:瓦剌 瓦剌(读音wala、瓦那,异于瓦刺waci。蒙古语:ᠣᠢᠷᠠᠳ,西里尔字母:Ойрад;卫拉特语:Өөрд)是西部蒙古族,元朝称斡亦剌惕、明朝称瓦剌(Wǎlà/Wǎlā)、清朝称卫拉特、漠西蒙古等,意即居大漠(戈壁沙漠)以西。 关系:厄鲁特(蒙古语:ᠥᠭᠡᠯᠡᠳ,西里尔字母:Өөлд)本是瓦剌的一部(厄鲁特蒙古),但在清朝文献中也用来泛指瓦剌。历史上蒙古民族是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的。古代两分为“草原百姓”和“林中百姓”(斡亦剌惕、不里牙惕)。到后来为东部蒙古(中央蒙古)和西部蒙古(以瓦剌为主)。“瓦剌”的意思是“草原之民”或“邻近者”。瓦剌分为四大部:绰罗斯(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另有辉特等小部。 明前期,瓦剌活跃在蒙古高原历史舞台上,明廷赐以汉文官印,命其统辖诸部,后来多次进贡。也先时,其势力所及,西起中亚,东接朝鲜,北连西伯利亚南端,南临中原边,致使“漠北东西万里,无敢与之抗者”。清朝时期:顺治三年(1646),固始汗与卫拉特各部首领二十二人联名奉表贡,清廷赐以甲胄弓矢,命其统辖诸部。后来多次进贡。——确定了从属关系,纳入清朝的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