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米做成熟飯的读音 生米做成熟飯的意思

【解释】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出处】明·沈受先《三元记·遣妾》:“小姐,如今生米做成熟饭了,又何必如此推阻。”【示例】就是婶娘见~,也只得罢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四回
  • shēng
  • zuò
  • chéng
  • shú
  • fàn

“生米做成熟飯”的读音

拼音读音
[shēng mǐ zuò chéng shú fàn]
汉字注音:
ㄕㄥ ㄇㄧˇ ㄗㄨㄛˋ ㄔㄥˊ ㄕㄨˊ ㄈㄢˋ
简繁字形:
生米做成熟饭
是否常用:

“生米做成熟飯”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比喻事已做成,不能改变。

辞典解释

生米做成熟饭  shēng mǐ zuò chéng shú fàn  ㄕㄥ ㄇㄧˇ ㄗㄨㄛˋ ㄔㄥˊ ㄕㄨˊ ㄈㄢˋ  

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更改或挽回。
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一○出》:「小姐,如今生米做成熟饭了,又何必如此推阻。」
《红楼梦.第六四回》:「就是婶子,见生米做成熟饭,也只得罢了。」

英语 lit. the raw rice is now cooked (idiom)​; fig. it is done and can't be changed, It's too late to change anything now., also written 生米煮成熟飯|生米煮成熟饭

法语 (expr. idiom.)​ le riz est cuit, ce qui est fait est fait, il est trop tard pour changer quoi que ce soit

网络解释

【解释】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出处】明·沈受先《三元记·遣妾》:“小姐,如今生米做成熟饭了,又何必如此推阻。”

【示例】就是婶娘见~,也只得罢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四回

“生米做成熟飯”的单字解释

】: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1.谷类或其他植物去了皮或壳的种子。特指稻米:小米。花生米。米饭。2.长度单位。1米等于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所经路径的长度。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
】:1.制造:做衣服。用这木头做张桌子。2.写作:做文章。3.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做工。做事。做买卖。4.举行庆祝或纪念活动:做寿。做生日。5.充当;担任:做母亲的。做官。做教员。做保育员。今天开会由他做主席。6.当做:树皮可以做造纸的原料。这篇文章可以做教材。7.结成(某种关系):做亲。做对头。做朋友。8.假装出(某种模样):做样子。做鬼脸。做痛苦状。
】: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shú]1.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跟“生2”相对,2.—3.同):西瓜已经熟了。4.(食物)加热到可以食用的程度:熟菜。饭熟了。5.加工制造或锻炼过的:熟皮子。熟铁。6.因常见或常用而知道得清楚:熟人。熟视无睹。这条路我常走,所以很熟。7.熟练:熟手。熟能生巧。8.程度深:睡得很熟。深思熟虑。[shóu]义同“”(shú)。
】:同“”。

“生米做成熟飯”的相关词语

* 生米做成熟飯的读音是:shēng mǐ zuò chéng shú fàn,生米做成熟飯的意思:【解释】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出处】明·沈受先《三元记·遣妾》:“小姐,如今生米做成熟饭了,又何必如此推阻。”【示例】就是婶娘见~,也只得罢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