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澤圖的读音 白澤圖的意思

辞典解释白泽图  bái zé tú     书名。作者不详,一卷。《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都录有此书,原书已佚,今日所见此书大抵是根据黄帝登桓山,于海滨得白泽兽之神话而作。清洪颐煊《经典集林》、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均有辑本,敦煌藏卷有白泽精怪图。
  • bái

“白澤圖”的读音

拼音读音
[bái zé tú]
汉字注音:
ㄅㄞˊ ㄗㄜˊ ㄊㄨˊ
简繁字形:
白泽图
是否常用:

“白澤圖”的意思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白泽图  bái zé tú  ㄅㄞˊ ㄗㄜˊ ㄊㄨˊ  

书名。作者不详,一卷。《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都录有此书,原书已佚,今日所见此书大抵是根据黄帝登桓山,于海滨得白泽兽之神话而作。清洪颐煊《经典集林》、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均有辑本,敦煌藏卷有白泽精怪图。

网络解释

“白澤圖”的单字解释

】:1.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2.光亮;明亮:东方发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空白:白卷。白饭。白开水。一穷二白。5.没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费力气。6.无代价;无报偿:白吃。白给。白看戏。7.象征反动:白军。白区。8.指丧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错误:写白字。把字念白了。12.说明;告诉;陈述:表白。辩白。告白。13.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白。独白。对白。14.指地方话:苏白。15.白话:文白杂糅。半文半白。
】:[zé]1.水聚匯處。2.稱水草叢雜之地。3.雨露。4.特指土壤所含的水分。5.濕潤;滋潤。6.光亮;潤澤。7.化妝用的脂膏。8.恩德,恩惠。9.指施恩德。10.影響。11.俸祿;祿位。12.搓揉;摩挲。13.指洗滌。14.汗衣,內衣。後作“襗”。15.宮名。16.指澤蘭。17.同“”。選擇。18.姓。[shì]1.同“”。鬆散,解散。2.同“”。
】:1.“图”的繁体字。2.由各種線條、形狀、色彩等描繪成的形象或畫面:“地圖”、“設計圖”、“插圖”、“草圖”。3.疆域:“版圖”。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之三》:“州圖領同谷,驛道出流沙。”4.欲念。晉•陸機•五等論:“故彊晉收其請隧之圖,暴楚頓觀鼎之志。”5.繪畫、描繪。《南史•卷八•梁元帝本紀》:“自圖宣尼像,為之贊而書之。”6.策劃、考慮:“圖謀”。《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傳•曹沫傳》:“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7.謀取、謀求:“貪圖”、“唯利是圖”。《戰國策•秦策四》:“韓、魏從,而天下可圖也。”

“白澤圖”的相关词语

* 白澤圖的读音是:bái zé tú,白澤圖的意思:辞典解释白泽图  bái zé tú     书名。作者不详,一卷。《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都录有此书,原书已佚,今日所见此书大抵是根据黄帝登桓山,于海滨得白泽兽之神话而作。清洪颐煊《经典集林》、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均有辑本,敦煌藏卷有白泽精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