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書識字的读音 知書識字的意思

【解释】谓有文化修养。 明 冯惟敏 《朝天子·自遣》曲:“ 海翁 ,命穷,百不会,千无用。知书识字总成空。浮世干和哄。” 清 李渔 《奈何天·计左》:“你是个知书识字之人,难道‘覆水难收’四个字也不知道么?”
  • zhī
  • shū
  • shí

“知書識字”的读音

拼音读音
[zhī shū shí zì]
汉字注音:
ㄓ ㄕㄨ ㄕˊ ㄗˋ
简繁字形:
知书识字
是否常用:

“知書識字”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谓有文化修养。

网络解释

【解释】谓有文化修养。 明 冯惟敏 《朝天子·自遣》曲:“ 海翁 ,命穷,百不会,千无用。知书识字总成空。浮世干和哄。” 清 李渔 《奈何天·计左》:“你是个知书识字之人,难道‘覆水难收’四个字也不知道么?”

“知書識字”的单字解释

】:[zhī]1.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2.使知道:通知。知照。3.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4.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zhì]古同“”,智慧。
】:1.“书”的繁体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
】:[shí]1.知道;瞭解。2.認識;識別。3.賞識。4.知識;見解。5.思想意識。6.知覺。7.相識的朋友;知交。8.同“”。剛才。[zhì]1.旗幟。後作“幟”。2.標志;記號。3.做記號,加標記。4.記住。5.記載。6.特指古代鐘鼎上凸出的文字。7.同“”。職掌。8.同“”。相愛憐。9.同“”。草名。
】:1.文字:汉字。识字。字体。字义。常用字。2.(字儿)字音:咬字儿。字正腔圆。他说话字字清楚。3.字体:篆字。柳字。宋体字。美术字。4.书法作品:字画。一幅字。5.字眼;词:他说行,谁还敢说半个“不”字。6.字据:立字。收到款子,写个字儿给他。7.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岳飞字鹏举。曾巩字子固。8.俗指电表、水表等指示的数量:这个月电表走了50个字,水表走了20个字。9.许配:待字。10.姓。

“知書識字”的相关词语

* 知書識字的读音是:zhī shū shí zì,知書識字的意思:【解释】谓有文化修养。 明 冯惟敏 《朝天子·自遣》曲:“ 海翁 ,命穷,百不会,千无用。知书识字总成空。浮世干和哄。” 清 李渔 《奈何天·计左》:“你是个知书识字之人,难道‘覆水难收’四个字也不知道么?”